2021 WIW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10/5線上揭曉
2021年度最大財經盛會,10/5-10/8全球同步,掌握2022投資契機,就在這一檔!立即免費報名:https://www.wiwtaiwanforum.com/
國際金融盛事「世界投資者週 (World Investor Week, WIW)」活動,由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 主導策劃,串聯各國智慧與能量,訂定每年10月第一週為世界投資者週,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研討會,提升金融從業人員財經素養,並加強投資者教育及保護意識。
2021世界投資者週在台灣,重磅邀請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Paul M.Romer等超過30位國際及台灣頂尖經濟專家、理財規劃師及投資趨勢觀察家,從總經到金融市場發展、從金融創新到投資策略、從ESG關鍵報告到企業永續投資、從理財到樂活退休,聚焦全球正在發生並值得關注的新冠經濟新型態與新金融市場,幫助民眾健全財務管理知識,一同思考「邁向經濟復甦」的趨勢樣貌與投資策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經濟學市場型態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金融盛事「世界投資者週 (World Investor Week, WIW)」活動,由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 主導策劃,串聯各國智慧與能量,訂定每年10月第一週為世界投資者週,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研討會,提升金融從業人員財經素養,並加強投資者教育及保護意識。
2021世界投資者週在台灣,重磅邀請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Paul M.Romer等超過27位國際及台灣頂尖經濟專家、理財規劃師及投資趨勢觀察家,從總經到金融市場發展、從金融創新到投資策略、從ESG關鍵報告到企業永續投資、從理財到樂活退休,聚焦全球正在發生並值得關注的新冠經濟新型態與新金融市場,幫助民眾健全財務管理知識,一同思考「邁向經濟復甦」的趨勢樣貌與投資策略。
年度最大財經盛會,10/5-10/8全球同步,掌握2022投資契機,就在這一檔!
立即免費報名:https://www.wiwtaiwanforum.com/
#WIW世界投資者週在台灣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
#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SITCA)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PFA)
#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CFA Society Taiwan)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
#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
經濟學市場型態 在 期權Ace市場投資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利率決策會議延伸學習2短天期債卷VS長天期債卷
上次我們分享完利率、通膨、股市等等的相關性後
今天要去特別聊到投資人都會關注的【美國公債殖利率】
不免俗總會聽到【殖利率倒掛影響股市下跌】【公債殖利率大大影響股市】
事實上從以前的經濟角度確實是
投資人永遠都在【報酬】跟【風險中】做一個平衡跟選擇
因此當相對穩定度高的公債報酬 並沒有落後股市太多時
甚至 在未來 景氣預測中 投資人普遍不看好 未來景氣時
那公債就是相對好的選擇
所以今天 利率決策會議學習第二課的第一個學習小點
就是先讓大家了解到 景氣循環跟債卷殖利率等等關係
【學習小點1:景氣循環VS債卷殖利率】
首先這邊先幫大家建立幾個小觀念
殖利率可以簡單直接理解為【報酬率】
一般美國公債分為長天期跟短天期
長天期代表就是10年期公債
短天期代表就是2年期公債
由於10年期比2年期的時間足足多了五倍
因此雙方在反映【近、遠】的經濟、政治等等決策影響的大小就不一
那我們利用這樣的特性來看待景氣循環
【景氣成長循環初期:開始將製造熱錢引入市場QE、印鈔票】
市場剛開始過熱跟通膨,在這個階段會先升一次息來抑制通膨發展過度
這個時候債卷殖利率就會上升
但由於正處於景氣發展初期
所以 短天期債卷反應優先於長天期
而長期預估 股市又比債市好
造成短天期債卷上揚 長天期債卷 較沒有這麼劇烈
→長短天期殖利率曲線收斂
【景氣成長循環末期:過熱、全民瘋投資、高通膨】
通膨跟股市熱錢過度而加速升息
短天期債卷殖利率急升
但 由於面臨到 景氣 循環末期
投資人認為未來不確定跟風險太大
暫時不考慮10年期債卷
造成 短天期殖利率曲線超過長天期殖利率曲線
→也就是 所謂 的 【殖利率倒掛】
通常投資人看見這個現象會認為景氣來到循環末期
所以會開始獲利了結 股市投資部位
因而造成市場修正回檔
【景氣衰退循環初期】
景氣處於衰退階段→債卷需求上升
政府可能會到降息→寬鬆貨幣政策
短天期條件又差於長天期條件
殖利率曲線恢復正常
【景氣衰退末期:景氣復甦期】
降息將到某一個程度後
回到上篇講的論述
投資人覺得錢放著會縮水
投資債卷報酬率非常低
進而將錢轉入風險較高的股市
【學習小點2:為什麼長天期債卷條件要優於短天期】
10年
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
但是普遍經濟學家有一個10年景氣循環之說
更有10年金融海嘯之說
別說10年了
去年1年就已經改變很多事情
所以10年的【變數太大】
自然要給投資人更好的條件跟報酬
才會去吸引投資人 投資10年的這個金融商品
所以理論上來說10年條件要優於2年
【學習小點3:我們絕對尊重歷史學取教訓,但同時過去也不代表未來】
就是要有創新
才有下一個過去歷史教訓
以上講的都是過去對於 金融史上 景氣循環從成長過熱到崩盤的現象
但是今年 很多市場已經足足漲了2~3倍
然而我們觀察到的結果真的是如此上面所講嗎?
就讓我們直接看看 圖表吧!!
圖表1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網站過去一年債卷殖利率資料表
圖表2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網站過去一年股市成長資料表
從上述圖別來看 股市 跟 債市 走動的方向
並未像從前呈現負相關的關係
最近 股市屢屢創高 但我們也可以看見 2年期債卷也再創高 3個月也有小幅拉抬 10年期則是一路上漲
目前10年期約莫在1.5左右
2年期在0.25
兩邊足足相差6倍
而且 我們從 利率決策會議後 明顯看到 債卷殖利率還是下滑
代表投資人目前還是 非常看好股市
至於會不會造成經濟泡沫?通膨一發不可收拾?
我想我也給不出答案
畢竟 現在很多大老 紛紛提出泡沫說、崩盤說
所以我也沒有比他們厲害
但我相信人類是一個會從過去歷史學取教訓
而央行就是去控管過去金融海嘯所引發的爆點不要再重複發生
從去年疫情 到 現在 很多金融市場 【屢屢創造以前所謂的不可能】
很多過去的常理也違背以前所觀察的慣性
我覺得這一直是金融市場他的魅力所在【也就是不確定性跟不可被預測】
舉凡 油價 金價 股市 債市 美元指數等等
這些過去 有些成 正相關 或 負相關的觀察指標
在今天很多也脫鉤
所以過去歷史 是否可以用來 借鏡觀察、預防
但真的會再發生嗎?卻也未必
或許用另一種新的模式型態去造成崩盤也不一定
想想去年 原本所有學者 認為的經濟崩盤 卻是因為疫情所造成
病毒引起的崩盤 跌幅 比過去任何小打小鬧事件 都大
現在的確通膨過熱、市場熱錢太多
籌碼不集中這些等等因素確實不是投資人所樂見
但在空頭 幾個關鍵 關鍵因素尚未成形前
也不用言之過早
該獲利了結了結 該 移動停利停利
該停損就停損
我們投資人一直能做的就只有這些
見機行事 實事求是 才是 投資人應該具備好應有的底氣
然後也建議所有投資人
應該自己學會看這些數據 跟 相關性
不要因為新聞常常捕風捉影看見鬼影就開槍
經濟學市場型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經濟學市場型態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說過股市的漲跌和基本面一點關係都沒有,「資金」、「信心」才是關鍵的兩大因素,從年初到現在,每個月開出的經濟數據只有紅字,即使如此股市依舊有上漲,背後的原因歸功於低利率的堆疊,導致資金的湧入,另外每隔幾年的經濟危機更造成生活型態上的改變,你我現在都在這關鍵的交叉口上,本週的節目,首先帶你解析未來十年的趨勢,再來跟你分享5G相關指數型基金,如果你是新手更應該收看,因為還會解析入市注意事項,就由投資家日報總監孫慶隆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了解本週【下班投資學】的精彩內容。
#下班投資學 #下班經濟學 #5G #5G ETF #關鍵科技
關鍵科技指數前五大國家權重更新:
美國 34.9%
台灣 24.9%
日本 23.6%
中國 11.8%
香港 1.8%
資料來源:STOXX、元大投信整理,2020/05/22
00:20 股市脫鉤經濟數據!高手解析背後原因!
02:27 遠距引爆線上需求!全面啟動新型態生活!
04:51 產業典範轉移!帶旺科技股成市場新寵!
05:33 宅經濟燒出網路風潮!5G火熱後市看旺!
06:30 零接觸也能拚經濟!虛擬會議.遠端醫療夯!
06:48 搶搭5G商機!教你從產業鏈抓住時代紅利!
08:11 5G投資怎麼選?用ETF避免選股看走眼!
10:53 超前部署5GETF!硬體建設浪潮先報到!
13:04 硬5GETF報酬佳!2大因素讓績效立於不敗!
15:15 資優生才入列!硬5GETF這樣點兵獲利飆!
15:59 擊敗多國大盤!這檔ETF報酬翻倍登績效王!
16:55 ETF怎麼買?4大必知交易守則專家說分明!
18:31 實現高效智慧生活 盤點5G科技2大應用!
21:43 5G發展三步驟!掌握進程跟著趨勢穩穩賺!
24:31 產業型?全球型?一指標成高手選ETF關鍵!
26:01 小資族買ETF如何致勝?達人分享操作心法!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精彩回顧》
【#11】無基之彈瘋狂台股!買這檔ETF恐被扒四層皮?高手低價存股術 靠一線狠賺225%!
https://youtu.be/HXbtF-IHwR0
【#12】狠甩小資ETF!自組護體版更安全!他靠9指標拚出500%績效 千萬身家不是夢!
https://youtu.be/DC16S5N1844
【#13】等不及除權息?用「兩線一面」找飆股基因!報酬30%煉金術!
https://youtu.be/WqcADOAZ52o
【#14】0050藏泡沫風險?破解4大操作盲點!年化報酬10%這樣做 輕鬆躋身上流!
https://youtu.be/CEpMIYefRMo
【#15】低利莫急?房貸剝皮陷阱在這裡!解鎖買房成就 三撇步教你避地雷建商!
https://youtu.be/za80wR_h_FE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訂閱華爾街日報:https://bit.ly/2VtO3GG
✓ 想了解更多硬5G ETF相關資訊:https://pse.is/T4JW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