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為一名精通樂理的文人,他對佛教梵唄音樂的中國化所做出的貢獻為後世銘記。 梵音洞,當時曹植聽到梵樂的地方. 相傳陳思王曹植遊覽境內的漁山時, ...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但作為一名精通樂理的文人,他對佛教梵唄音樂的中國化所做出的貢獻為後世銘記。 梵音洞,當時曹植聽到梵樂的地方. 相傳陳思王曹植遊覽境內的漁山時, ... ... <看更多>
中國最早的佛教梵唄是從曹魏時代開始。陳思王曹子建,也就是曹植,他是一個才子,文學造詣很高,擅於詩歌、樂曲,當初他在中國山東漁山的一個山洞裡, ...
#2. 佛教與音樂(下) - 人間福報
三國時,曹植在漁山聽海潮音,譜為佛教音樂,稱為「漁山梵唄」;南齊晉陵王蕭子良,曾請高僧造「經唄新聲」;梁武帝更推動佛教音樂,以製正樂,演說佛法,集合兒童青年 ...
以下就以佛光山多年來所做的各種佛教音樂弘法為例,略述佛教的「梵唄音樂」管理學。 ... 感動之餘,乃摹其音節,作成了〈漁山梵唄〉,這是中國佛教梵唄音樂的濫觴。
#4. 梵唄 - 中文百科全書
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是中國漢化梵唄標準的原聲,屬印度聲明學的中國漢化念經方式,這種解決漢梵單奇、重複唱誦的體系 ...
#5. 「魚山梵唄」與才高八斗曹子建的故事,你聽過嗎? - 每日頭條
而自曹植傳出這梵唄之後,就被稱之謂漁山梵唄。他也因此被尊稱為漢傳佛教音樂創始人,亦稱"梵唄始祖"。 知道了這個典故,以後再說曹植之 ...
#6. 梵唄(bài)是指佛教徒,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 - 中文百科知識
漁山 ,又叫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曹植於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相傳他遊覽境內的漁山時,聽到岩洞內有梵音的歌唱,便 ...
#7. 故又稱為梵音或梵唄。梵,印度語 - Facebook
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後又有支謙製作的「連句梵唄」。其餘有康僧會造「泥洹梵唄」,帛尸梨窟多羅造的「高聲梵唄」,支曇龠所作「六言 ...
「佛法東傳時期」,佛法來到了中土,三國時代的陳思王曹植,在出遊漁山時,聽到空中傳來梵天讚誦之聲,清雅哀婉,感動之餘,寫下〈漁山梵唄〉,是為 ...
八、何為漁山梵唄?九、出家人必須具備梵唄唱誦的素養嗎?十、不會唱誦就不能用音聲弘法了?十一、學習梵唄時注意事項?十二、佛事法會中負責敲打法器的人要注意什麼?
#10. 佛教音樂 - 全國宗教資訊網- 內政部
中國佛教寺院使用的念誦本或懺儀本,僅具既定旋律架構的讚或偈標註。 梵唄最早出現於曹植(192-232)的《漁山梵唄》,支謙的《菩薩連句梵頤》,和 ...
#11. 佛教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梵唄 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他曾 ...
#12.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1)
中日 ; 香港, 中國[Hong Kong, China]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中文=Chinese · 佛教音樂 · 一,印度佛教音樂二,漢傳佛教音樂 (一),漁山梵唄: (二),讚菩薩連句梵唄: (三),泥 ...
#13. 佛學大辭典/魚山 - 维基文库
地名)即漁山。一名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以陳思王曹植遊此,感梵唄而著名。(參見:漁山). P-bot最后编辑于14年前. Wikisource.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2008年11月23 ...
#14. 首頁 - 人間佛教讀書會
漁山梵唄 ,相傳為三國曹子建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可以與天人的歌唱比美,愛好音樂的曹子建,便把這許多海潮音、天樂結合的音聲記錄下來,成為佛教現在的梵唄 ...
#15. 陳思王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
搜尋外部詞典. 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 漁山. 【地名】又作魚山。地名。魏曹植在此處始製梵唄。因而梵唄謂之漁唄漁梵等。玄贊四曰:「陳思王登漁山,聞巖岫誦 ...
#16.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 喇嘛網
印度佛教音樂相傳是由大梵天所造,故又稱為梵音或梵唄。梵,印度語,「梵覽摩」之略 ... 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後又有支謙製作的「連句 ...
#17. 梵呗(梵唄) fànbài
梵呗 (梵唄) fànbài. fànbài noun Buddhist Chanting Domain: Buddhism 佛教, Subdomain: Fo Guang Shan Notes: (Glossar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
#18. 星雲大師---81《僧事百講》梵唄唱頌@妙法蓮華社
梵唄是佛教的傳統音樂,是佛教徒每日早晚課誦時,用來讚頌佛陀的音聲。唱誦梵唄能收攝人的 ... 問(8):一般說,三國時代曹子建作「漁山梵唄」,是中國佛教梵唄的起源。
#19. Xiang Guang | 梵唄與佛教音樂(上) - 香光莊嚴
(1) 關於中國佛教唱誦的初期記載,包括三國(220-265)時期曹植的「漁山梵唄」,與南北朝(385-598)時期康僧會的「泥洹梵唄」等。
#20. 佛光教科書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三國時,曹植在漁山聽海潮音,譜為佛教音樂,稱為「漁山梵唄」;南齊晉陵王蕭子良,曾請高僧造「經唄新聲」;梁武帝更推動佛教音樂,以製正樂,演說佛法,集合兒童青年 ...
#21. 萬佛城金剛菩提海Vajra Bodhi Sea - 法界佛教總會
梵唄 :梵,清淨。唄,歌詠佛德。息滅煩惱達到一心不亂。 中國梵唄的起源,相傳在曹魏時代開始,有一次,當陳思王曹植遊魚山(又名「漁山」,在今山東省阿縣境內)時, ...
#22. 佛教音樂概述 - IATC
漢哀帝元壽元年時,佛教傳入中國,由於漢、梵音韻結構不同,為利於弘法,故有中國梵唄之創作。相傳三國時,曹植在漁山聽海潮音,譜為佛教音樂,稱為《漁山梵唄》;南齊晉陵 ...
#23. 香光莊嚴第七十二期/文藝/梵唄與佛教音樂(上)
也就是說,將中國佛教梵唄再定義為「音樂」,是使寺院儀式概念化重要的分類轉換過程。 ... 時期曹植的「漁山梵唄」,與南北朝(385-598)時期康僧會的「泥洹梵唄」等。
#24. 關於梵唄的文章@ 佛教功德福海 - 隨意窩
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 (二)、讚菩薩連句梵唄: 簡稱「連句梵唄」,是支謙所作。支謙名越,號恭明, ...
#25. 梵唄讚頌團7大伏位! 獨家資料! (2023年更新) - Clarisonic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由星雲大師一手創辦,團員皆由佛光山僧眾組成,此行由總策劃慈惠 ... 感動之餘,乃摹其音節,作成了〈漁山梵唄〉,這是中國佛教梵唄音樂的濫觴。
#26. 目連戲與佛教 - 博客來
佛教初來時曾依附於黃老矛盾日漸顯露孝,融合的契機第三章變文:中國佛教的創造吟經唱偈是印度傳來的曹植和《漁山梵唄》 唱導,慧遠奠定的俗講變文,唱導的必然發展目 ...
#27. 梵唄的意思,梵唄造句,梵唄注音 - 國語辭典
簡體梵呗. 解釋佛教徒在宗教儀式上吟誦經文、偈讚的聲音。 ... 4、 故眾生唱頌梵唄不僅淨化自心,同時也獲無量勝妙功德。 ... 頌》,成為後來的漁山梵唄。
#28. 學佛岔路 - 明倫月刊
於是有人用重金賄賂這孩子的家人,讓他開始學習漁山的梵唄唱誦(案:曹魏曹植遊漁山,在巖谷間聞誦經聲,清婉遒亮,遠谷流響,於是模擬這聲調而制成梵唄,俗稱漁梵、漁 ...
#29. 佛教音樂 - NiNa.Az
梵唄 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他曾 ...
#30. 臺灣佛教朝暮課誦音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寺院為例 - 國家圖書館
... 僧尼、佛教信徒們於每日朝時(清晨三時至五時)與暮時(午後二至四時)等固定時間以「音聲」作佛事,進行念誦經文、持咒、禮拜三寶和梵唄歌讚等法事儀式。
#31. 十方月刊2020一月號
梵唄是佛教徒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止斷、讚歎的音聲修行法門。梵唄在中國源自于曹魏曹植 ... 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
#32. 2017 佛光山三寶寺佛學會考中文組題庫
漁山梵唄,相傳為三國【 】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 可以與天人的歌唱比美,而記錄下來成為佛教現在的梵唄。 a.韓愈b.白居易c.曹子建d.謝靈運.
#33. 妙勤法師澳門演法音信眾領略佛教音樂的管理學
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演變至唐代,佛教音樂民間歌曲化,漢化的佛教歌曲受到空前的歡迎,到了元代,融合了當時流行的 ...
#34. 弘法利生 - Dictionary | Buddhistdoor
更有以佛教音樂發揮淨化心靈之功者,如三國時代魏國曹植的「漁山梵唄」、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的「梵樂弘法」等,成為千古傳唱。乃至悲智雙運,剛柔並濟的 ...
#35. 梵唄緣起及用途- jing皆大歡喜的部落格
(甲)梵唄. 中國梵唄的起源,相傳在曹魏時代開始,有一次,當陳思王曹植遊魚山(又名「漁山」,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境內)時,聽見空中有一連串梵響,清揚 ...
#36. 梵唄是中國佛教音樂的原聲 - 華人百科
中國漢語佛曲的發展,是由陳思王曹植的魚山梵唄開始的(唐密和顯教)。 ... 我國最早創作梵唄的是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他嘗遊魚山(一作漁山,今山東阿縣境),聞空中有 ...
#37. 佛經歌詞必看介紹(2023年更新) - 宜東花
... 遍照十方無邊世界。 佛光山佛教梵唄經典,是一套涵蓋歷代梵唄音樂精華的經典唱片。 ... 他曾在遊覽漁山,故被後人稱之為「漁山梵唄」。
#38. 基礎梵唄教學課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基礎梵唄教學課本目錄 ... 梵唄用途——(1) 講經儀式(2)早晚課誦(3) 道場共修 ... (又名「漁山」 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境內)時聽見空中有一連串梵響清.
#39. 古董/佛像/唐卡都在【綠度母寶藏文物】www.gtt5888.com 歡迎 ...
梵唄 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 ...
#40.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聯合會
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 (二)、讚菩薩連句梵唄:. 簡稱「連句梵唄」,是支謙所作。支謙名越,號恭明,祖先是 ...
#41. 一、梵唄唱誦之利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義淨法師聆聞梵唄之音,曾慨嘆此音善美,惜未傳來東土,然而,在漢魏時曹子建所寫漁山之音的詩中,梵唄早已傳來東土了。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持誦感應篇》.
#42. 雪廬老人全集-梵音集 - 台中蓮社
相傳曹子建漁山,聞巖壑誦經,清婉遒麗,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法華玄贊稱為冥符三契。二千年來,琳宮紺宇,踵事增華,有裨於教法之宏揚,志趣之涵養者至鉅。
#43. 佛教梵唄是什麼意思? - 雅瑪黃頁網
梵唄 是佛教徒(確切地說是指出家人比丘、比丘尼)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 ... 我國最早創作梵唄的是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他嘗游魚山(一作漁山,今山東 ...
#44. 中國梵唄的鼻祖:魚山梵唄 - 人人焦點
但作爲一名精通樂理的文人,他對佛教梵唄音樂的中國化所做出的貢獻爲後世銘記。 梵音洞,當時曹植聽到梵樂的地方. 相傳陳思王曹植遊覽境內的漁山時, ...
#45. 1 佛陀本懷中文組題庫一、選擇題(基礎) ( D ) 1.我們活在眾中
(A)梵唄讚頌團(C)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B)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D)台灣各界人士 ... 漁山梵唄,相傳是三國時期,曹操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可以與天人的歌唱 ...
#46. 佛教音樂 - 求真百科
梵唄 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他曾 ...
#47. 漫談梵唄 - Giita - 痞客邦
〔注一〕印度原以「唄」統稱歌詠偈頌。梵唄,顧名思義,即以梵音讚詠歌頌佛德。 佛陀在. ... 亦名漁山,今山東省東阿縣境內。)
#48. 天地人是人間佛教 - 佛光大學
山東這個地方,不但道教昌盛,儒家昌盛,佛教在這一塊山東的土. 地上,也頗有因緣。如中國佛教梵唄音樂的起源――漁山梵唄,就在山. 東。唐代四大翻譯家義淨大師、淨土 ...
#49. 【 淨名蘭若】 梵文四十二字母及梵唄簡介 - 壹讀
南懷瑾先生在《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提到:自曹魏時代,曹子建因聽梵音,自製「漁山梵唄」,便為中國音韻學與音樂,別開生面。
#50. 為什麼要學梵唄? @ 喬治就己的部落格 - 痞客邦
《真佛宗蓮海上師》梵唄的緣起、意義、作用及功德這些基本概念是什麼? ... 王和曹子達)一日遊漁山於巖谷間,忽聞誦經唄聲,遠谷流美乃效之而製其聲。
#51. 讚唄_百度百科
中國讚唄的起源,相傳始於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嘗游魚山(一作漁山,在今山東東阿縣境),聞空中有一種梵響,清揚哀婉,獨聽良久,深有體會,乃摹其音節,寫為梵唄, ...
#52. 台灣本土漢傳佛教音樂文化 - 慧炬機構
梵唄 傳入我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相傳始於. 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嘗遊魚山(一作漁山,在今山東東阿縣境),. 聞空中有一種梵響,清揚哀婉,獨聽良久, ...
#53. 華嚴菩薩解脫之音 以〈入法界品〉善知眾藝童子為中心
文聚焦所在。 關鍵字:善知眾藝童子、華嚴字母、四十二字門、梵唄、音樂治療 ... 載,陳思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213.
#54. 弘護小品彙存
石室的唐造像字學有唐懷素的大草這都是世間的絕技爲人珍重的音樂有漁山. 梵唄及今流行的讚頌那種清婉遒亮的格調確是別有一種風韻更是任何聲調比.
#55. C 組題庫 - 佛光山法華禪寺
漁山梵唄 ,相傳是三國時期,曹操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可. 以與天人的歌唱比美,愛好音樂的曹操,便把這許多海潮音、天樂結合. 的音聲記錄下來,成為佛教現在 ...
#56. 佛像@圖博館 - 個人新聞台
[23] 三國魏武帝第三子曹植根據東吳月氏優婆塞支謙所翻譯的《太子瑞應本起經》寫成《太子頌》與《睒頌》,成為後來的漁山梵唄。梵唄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 ...
#57. 古往今來,印度和中國有音樂交流嗎? - GetIt01
宗教音樂方面:印度佛教音樂相傳是由大梵天所造,故又稱為梵音或梵唄。梵,印度語,「梵覽摩」之略稱,譯為 ... 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
#58. 高峰龍泉院因師集賢語錄卷之二 - 大正大藏經
1 X65n1277_p0007c08 2 X65n1277_p0007c09 高峰龍泉院因師集賢語錄卷之二 3 X65n1277_p0007c10 4 X65n1277_p0007c11
#59. 第5 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梵音首唱自漁山,開道群迷咫尺間。 幽顯耳聞能薦取,證無為理透玄關。 ... 今則謹邀法侶,重爇檀煙,燃滿樹之銀缸,演六時之梵唄。重吟寶偈,再舉鴻名。
#60. 中國梵唄的鼻祖:魚山梵唄 - PTT新聞
但作為一名精通樂理的文人,他對佛教梵唄音樂的中國化所做出的貢獻為後世銘記。 梵音洞,當時曹植聽到梵樂的地方. 相傳陳思王曹植遊覽境內的漁山時, ...
#61. 梵唄新論- 岷山野草的日志
討覈原始,共委漁山;或指東阿昔遺,乍陳竟陵冥授。未詳古述,且敘由來。豈非聲乖久布之象,唯信口傳在人為高。[11]. 現知引入純粹印度風格的梵呗的, ...
#62. 佛誕節宣言
音樂有漁山梵唄,及今流行的讚頌,那種清婉遒亮的格調,確是別有一種風韻,更是任何聲調比不了的。 結語. 我的學問太淺、口舌太拙,佛教等於一千部二十四史,究竟從何 ...
#63. 범패의 현실과 지향점 - 불광미디어
그런데 이와 같이 불교음악인 범패(梵唄)는 단순한 감상음악에 머무르는 것이 아니라 ... (天台山) 어산범패(漁山梵唄)에 관한 전설등은 그 대표적인 예의 하나이다.
#64. 佛一
汫「梵唄窺源・佛曲辨宗」. 林培安… ... 宗教儀式時所念誦佛經的聲調稱爲梵唄(唄是印度語「唄匿」的省 ... 王曹植在東河漁山所製成的《漁山唄》②,這就證明,在曹植之前.
#65. 歷史與空間: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香港文匯報
事實上,除佛教的典籍多有記載曹植漁山製梵的故事外,儒、道兩家亦對此津津樂道。 ... 乃摹其音節,寫為梵唄」由此可見其對佛教音樂的貢獻。
#66. 宗教與語言「俄漢成語對比研究 - 政治大學
創制的「漁山梵唄」被視為外來佛教邁入中國化的一大標誌,佛教徒更把曹植尊為中. 國化佛曲的創始者,並認為他在熟解梵音的基礎上有許多貢獻。唐代時,佛教空前興.
#67. 通問第二 - 雪廬老人專輯
答:我國現行各種佛贊,可云梵唄,但已不同漢魏之漁山唄韻矣。若夫天竺古時,似是經句咒語,自有特別之韻,專稱梵音。如經載王聞經聲悅而布捨,雁聞誦讀戀而盤旋,可知 ...
#68. 弘法利生 - 人生何處不相逢
更有以佛教音樂發揮淨化心靈之功者,如三國時代魏國曹植的「漁山梵唄」、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的「梵樂弘法」等,成爲千古傳唱。
#69. 清代澳門詩中闗於天主教的描述
本文先從教外人的作品入手,至於教中人,筆者另有《吳漁山<三巴集>關於天主教的描述》。 ... 廖赤麟《澳門竹枝詞》之六:“法筵開會擬無遮,梵唄聲沉日未斜。
#70. 佛教中的那些第一你真的知道嗎?--台灣學佛網
中國梵呗起源:漢魏陳思王曹植於游漁山,聞空中梵天之贊,乃摹其音節,撰文制音,寫為梵呗。 9.第一次傳戒:魏齊王時代,印度僧昙摩迦羅到洛陽譯出《僧只戒本》,並 ...
#71.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二氏部彙考
寫為梵唄。 今法事有漁山梵。即其餘奏也。甞著辨道論。言仙道 KR6r0184_X_001-0482a 虗 ...
#72. 第十章法義略詮 - 真言宗清淨慈門遍照王寺
佛法東來時,魏陳思 王,曹植,字子建,遊魚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 其聲,制成曲譜,為東土梵唄之始。世稱漁梵,今日本漁山集,本此意 也。
#73. 達拉斯 第111 期期 - IBPS
梵音,配合中國的音調,首先作成了漁山梵. 唄。 (a)陳思王曹植(b)梁武帝(c)武則天 ... (a)托缽(b)共修(c)梵唄. 4. 佛教的「萬法唯識」,是那一宗的 ...
#74. 殷芸小說: 卷五魏世人-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陳思王登漁山,臨江阿,聞岩岫有誦經聲,清婉遒亮,遠谷流響,肅然有靈氣,不覺斂襟祗敬,便有終焉之志。諸曹解音,以為妙唱之極,即善則之,今梵唄皆植依擬所造也。
#75. No. 1723 [cf. Nos. 262, 1724]
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 合西域三契七聲聞俱胝耳等所作也。 經。若人散亂心(至)漸見無數佛。 贊曰。
#76. 佛教音乐(鱼山梵呗)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东阿县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的音乐。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 ...
#77. 鱼山梵呗- 快懂百科
鱼山梵呗【 yú shān fàn bài】属佛教三学的“定”学传统的佛教音乐;是印度五明之声明学的中国化汉语念经梵呗标准的原声;是解决汉梵单奇、重复唱诵方法体系唯一特称; ...
#78. 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當中的佛教 - 第 21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216 │中古時期道教經典中的佛教│在南方梵唄顯然引起風尚,而傳譯經典的僧人或 ... 《出三藏記集》亦列有《陳思王感漁山梵聲制唄記》,66因而學者大多認為曹植制梵唄之說 ...
#79. 寻源探流传承发展——从鱼山梵呗看佛教音乐的“ 中国化”
据文献记载,喜读佛经的曹植于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游鱼山时,闻岩洞内传出梵呗歌唱之声,便按梵呗音调编撰了《太子瑞应本起经》唱词,填入诵唱,后被 ...
#80. 佛教的制度與儀軌 - Google 圖書結果
參、梵唄簡介(一)梵唄:梵語的音譯,又稱婆陟、唄匿:義譯止息—內心斷—外緣。 ... (四)中國讚唄的起源,相傳始於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子建)嘗遊魚山(一作漁山,在今山東東阿 ...
#81. 妙法蓮華經玄贊 疏文斷句 - Google 圖書結果
陳思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合西域三契七聲,聞俱胝耳等所作也。經:若人散亂心至漸見無數佛。贊曰:此以華供養。
#82. 대한민국 대표 주말 가족 여행 - 第 137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 우 리나라 불교음악인 범패(梵唄)의 창시자였던 진감선사가 섬진강에 사 는 물고기들을 보고 팔음률로 어산(漁山)을 작곡했다고 해서 붙여진 이름이다.
漁山梵唄 在 故又稱為梵音或梵唄。梵,印度語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後又有支謙製作的「連句梵唄」。其餘有康僧會造「泥洹梵唄」,帛尸梨窟多羅造的「高聲梵唄」,支曇龠所作「六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