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出自孫中山先生的手書,該墨寶至今仍保留在台灣(台北)中正紀念堂所保存,1923年1月,蔣介石請孫中山先生揮毫書聯,中山先生即書“養天地 ... ... <看更多>
法古今完人出處 在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見寶塔品- 古今佛會眾望解疑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次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說《法華經》,在〈法師品〉讚歎持經法的人,講完之後,寶塔現前?這是多麼稀奇的事呢。所以,在場人人就是所讚稀奇。 ... <看更多>
法古今完人出處 在 正氣歌註解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對聯賞析】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以「養天地正氣」而言,應該是來自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章》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 文天祥《正氣歌》 ... ... <看更多>
法古今完人出處 在 Re: [問題] 東吳的校名... - 精華區SCU_Tal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cufish0602 (異想幻魚)》之銘言:
: 我們中文名稱是東吳大學
: 但英文名稱是Soochow
: 原因課本上也有解釋
: 不過到了最近我自己在念日文
: 那用其他國語言的時候
: 我們是要用東吳還是用Soochow呢??
: 這個問題感覺有點瞎
: 不過答案到底是什麼啊??
時光回到清朝末年,那時候教會來清國傳教+教育正夯
有個來自美國的團體叫做「基督教監理會」(就是現在的衛理公會)
在蘇州創辦書院。(所以起初只是個有洋人帶領的教育單位)
後來因為清國學生越來越多(甲午失利的影響下,想積極接觸西方科技與思想)
監理會:那就開大學吧 (* ̄▽ ̄)/‧★*"`'*-.,_,.-*'`"*-
- 東吳大學堂 創立成功。
當時不流行中英文並行,雖然中文叫做東吳大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稱東吳大學)
但由於監理會那邊會將學校註冊在美國(因為清朝那時候沒有完善的高等教育體制)
初名叫做 "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在清國的中央大學)
後來才改註冊叫 "Soochow University"
這時候就開始了中文叫做「東吳大學」,西文叫做「Soochow University」
雙名並行的漫長歲月了。
至於後來為什麼在台復校的那批校友
不將中英文統一並行,應該就是要尊重東吳大學的傳統。
畢竟在台灣之前,東吳大學在蘇州繁盛了十多年,也經歷過不少學運。
最後一點,清末民初在蘇州的東吳大學,
跟我們現在在台灣的東吳大學的關聯性比較高。
有校友的連續性以及些微草創期美國衛理公會的幫助
而現在在中國的蘇州大學,反而跟清末民初的東吳大學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文也不一樣(東吳大學 vs 蘇州大學)
西文也不一樣(Soochow vs Suzhou)
創立源頭也不一樣(基督教組織 vs 中國教育部)
蘇州大學也幾乎沒有原本的東吳大學校友,
原本抗日戰爭之後待在上海的東吳法學院,
在蘇州大學創立之後被轉到他校(法律系到華東政法學院,會計系到上海財經學院)
唯一的關聯是文理學院被合併到蘇州大學的前身--蘇南師範學院(1952)
然後在東吳大學原址辦學,如此而已。
三十年後該校申請改名叫做蘇州大學,很不知廉恥厚道臉皮真是釘鐵難穿般的,
開始一連串和過往的東吳大學進行歷史的串連,包括他們也有「百年校慶」
也搞了一堆想要和歷史連結起來的事情。
但歷史是殘酷的,知道他們在所謂「新中國」誕生的隔年,
將校區內英文校訓塗抹掉之後,寫上了什麼嗎?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再隔年,用水泥將中文校訓給淹沒。
後來申請改稱叫做蘇州大學之後,
校訓定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當時超過100所中國大學使用這個校訓)
後來因為沒特色,就乾脆使用現成就有、在地的、原本不屬於他們的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那在水泥柱中的校訓怎麼辦?所以他們就把他打掉讓他重見光明。
ps 有關於校訓的來由
中文「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孫中山先生所寫贈蔣介石,後轉贈東吳大學。
英文「Unto a Full-grown Man」來自新約聖經以弗所書第四章第十三節。
用聖經內文當作校訓,就是教會學校所留下的痕跡。
ps2 有關於望星橋
東吳大學在蘇州時,以學生為主發起的「惠寒小學」,提供貧窮小孩免費上學
而該小學的地點,就在望星橋旁
--
奇怪我後半段幹麼去研究別人的歷史
但蘇州大學硬是要和過去連結,感覺很像是「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國名一樣,有名無實
上面全部都是估來的,做了點整理+感想而已
想要知道更多的可以去估更多,或許會發現更有趣的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9.18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