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談的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就是想解答這個大哉問。本書的作者賈德.戴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士。在人類學、生物學、語言學以及遺傳學各個領域都 ... ... <看更多>
槍 砲 病菌與鋼鐵 大綱 在 槍砲病菌與鋼鐵觀點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槍砲病菌與鋼鐵批評,槍砲病菌與鋼鐵心得,槍砲病菌與鋼鐵ptt,槍砲病菌與鋼鐵pdf,槍炮病菌與鋼鐵內容摘錄,槍砲病菌與鋼鐵電子書,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 ... ... <看更多>
槍 砲 病菌與鋼鐵 大綱 在 【青春愛讀書】20200822 - 槍炮、病菌與鋼鐵- 人類社會的命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賈德・戴蒙是美國知名的生物地理、演化生物學家,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 他在《 槍炮 、 病菌與鋼鐵 》中重新建構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 ... <看更多>
槍 砲 病菌與鋼鐵 大綱 在 [心得] 槍砲、病菌與鋼鐵-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作者簡介
《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由 Jared Diamond(以下簡稱戴蒙)所著。戴蒙是美國著名的
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科普書作家。他以這本《槍砲、病菌與鋼鐵》
贏得普立茲獎,也因此聞名於世。戴蒙的斜槓事業令人玩味,他在大學醫學院教授生理學
,也以生理學研究(腸道吸收機制)的成績,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但本書顯然不是
一本「腸道吸收科普書」,這本書的專業知識來自戴蒙的另一個背景:「田野生物學家」
。從七歲開始,戴蒙就對賞鳥產生了興趣,在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恰好有機會到
紐幾內亞高地上做有關鳥類觀察的研究,從此,田野生物學與生理學就成為戴蒙的兩個平
行事業。同時,在紐幾內亞高地上遇到的不同族群的人也開啟的戴蒙對人類學的興趣。若
對戴蒙的生平有興趣,在《Case 說書人》節目中討論《第三種猩猩》的那一集,請到了
本書譯者王道還教授,裡頭除了對本書做了介紹與討論之外,也介紹了戴蒙的生平趣事。
書籍簡介
《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的副標題是「人類社會的命運」,顯而易見,本書想要探討的
主題便是影響人類社會的種種因素。本書以作者在新幾內亞遇見的政治領袖「亞力」提出
的一個問題為楔子,說明本書要回答的問題:為何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是以今天這種面貌呈
現,而非其他形式?例如,為什麼越過大洋進行殺戮、征服和滅絕的,不是美洲、非洲或
澳洲的土著,而是歐洲人和亞洲人?
亞力的問題有很多種回應方式,換句話說,造成亞力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作者在本
書中,不斷告訴讀者「近因」(proximate cause)與「終極因」(ultimate cause)的
不同,這本書試圖尋找的是「終極因」而非「近因」。可以這樣理解,與問題關係較近的
就是「近因」,而導致近因發生,位於更上一層維度的原因,便是「終極因」。有趣的是
,本書書名中提到的「槍砲、病菌與鋼鐵」只是「近因」,而非作者在本書陳述的「終極
因」。
本篇心得,我會分成三個部分介紹本書。首先,我會介紹亞力的問題以及問題的終極因;
再來,我會談談有關這個終極因的具體敘述;最後,我想藉由本書的內容以及作者後述的
補充去討論歐洲與中國的差異。另外,在本篇心得最後我附上了我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
記,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當作內容大綱參考一下。
內容簡介
#亞力的問題:地理條件是終極因
現代世界的先進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有著全球化的商業連結、虛擬卻能串聯萬物的互
聯網、以及無數過去人們始料未及但現代人們卻習以為常的用品。那麼,這種進步是誰帶
來的?換個問法,現代這麼便利的社會,是全體人類一起進步向前的嗎?還是總有一兩個
發展的比較快的社會,將便利帶給全世界?答案顯然是後者。
就算在 2021 年的社會中,地球上每個不同大洲的人們過著的日子仍然大有差異。這種差
異可不是在 21 世紀才產生的,從史前時代開始,地球上各處的人類社會發展速率就各不
相同。這種歷史上的不平等延續至今,作者在新幾內亞做研究時遇到當地的政治領袖亞力
,而亞力問了作者這麼一句話:「為什麼是白人做出這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
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這個問題簡單又一針見血,我們可以重述這個問題如下:「
為何各大洲的人文發展速率迥異?」本書的所有內容便繞著這個問題展開。
針對上述問題,有一種解釋方式是研究近代歐洲的殖民歷史,列舉那些有助於歐洲人征服
、殺戮其他族群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槍砲、傳染病、鋼鐵工具和工藝產品。這個解
釋方式無疑是正確的,但卻不完整。因為這些因素最多不過是解釋歷史事件的近因。近因
並沒有解決亞力的問題,換個敘述就會變成:「為什麼槍砲、病菌、鋼鐵站在歐洲人這一
邊,而不是非洲土著或美洲土著?」
作者在本書提出的終極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各族群的歷史,循著不同的軌跡開展。那
是環境差異造成的,而非生物差異。」展開來說,有四大因素可以回答亞力問題:第一組
,洲際差異,就是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糧食生產非常重要,因為人類社會需要剩餘
糧食餵養不事生物生產的專家,而在發展技術與政治優勢之前,充足的糧食可以餵養更多
的人口,人口的優勢很容易轉化成軍事優勢,使社群進可攻退可守; 第二組因素,就是
那些影響傳播與遷徙速率的條件;談過了影響大陸內部傳播的因素,接下來就是影響洲際
傳播的因素了,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組;第四組也是最後一組因素,是各大洲在面積
或人口總數上的差異。面積越大、人口總數越多的大洲,就有更多的發明家,更多的社會
相互競爭,更多的創新、採借,維持新發明的壓力更大,因為不這麼做就會被競爭對手淘
汰。
這四大因素的主要內涵,便是「地理差異」。舉例來說,洲際差異指的便是各大洲的氣候
性質導致的動植物不同;影響傳播與遷徙速率的條件便是地形障礙;洲際傳播的方便與否
是由周遭海域與大洲是否相互連結決定的;面積與人口總是更不用說,面積便是地理本身
,而人口與農業息息相關,農業是否能順利發展又是被大洲的氣候以及當地的動植物性質
所決定。
#地理差異:大陸軸線、農業與病菌
上面的內容我們提到,影響各大洲發展速率差異的終極因是「地理差異」。在本書中,所
謂的地理差異其實包含了諸多細節,我在這裡提出兩點和各位介紹。
1. 大陸軸線
大陸軸線的走向(美洲南北走向、歐亞東西走向)關乎作物和牲畜的傳播速率,也間接影
響到文字、輪子等發明的傳輸。美洲土著、非洲人和歐亞近五百年來經驗的迥異,正是基
本的地理特色造成的。要理解這點,我們得先知道一件事:野生植物的馴化是不簡單的。
在 Mark Blumler 的博士論文《Seed Weight and Environment in Mediterranean-type
Grasslands in California and Isreal》中,列出了在全世界栽種的 56 種野生種禾本
科植物的種子重量(約在 10 毫克到 40 毫克之間,為世界各地禾本植物平均值的 10 倍
)。而這 56 種植物佔所有禾本植物不到 1%。簡單來說,就是能演化成適合栽種的現代
作物的野生種實在是不多。我們可以從上述的內容推論出:某種野生植物一旦馴化,該作
物就會快速傳播到其他地區(因為其他野生種的馴化困難),同一種野生植物就沒有再次
馴化的必要(這也稱作「單次馴化」)。
換句話說,某一作物的快速傳播,在一支獨秀之下,源於同一始祖的物種以及與始祖物種
有親緣關係的植物,都沒有馴化的機會。如果你家的豌豆已相當優異,何必從豌豆的野生
始祖從頭馴化?也沒有必要去馴化和野生豌豆相近的物種吧。反過來說,若我們發現同一
種野生植物在好幾個地區馴化,就可以推斷該作物傳播的速率很慢,才會使得其他地區的
同種植物有馴化的機會。
於是,便有學者基於上述的邏輯,檢視新世界主要作物的基因。結果發現,糧食生產從西
南亞向外傳播的速率要比美洲快,也可能比非洲亞撒哈拉地區快。為什麼肥沃月灣作物的
傳播如此神速?部分答案就在歐亞的東西向陸軸。位於同一緯度的東西兩地,每一天的長
度和季節變化相同,也有著類似的疾病,溫度和降雨也差不多,棲境和生物群落區(biom
es)也大同小異。也就是說,在同緯度的狀態下,植物的傳播是難度比起跨緯度來說是低
上許多的。
2. 農業與病菌
上面我們提到,大陸軸線會影響糧食生產,也就是農業的發展速率。那農業發展速度快的
社會為何就可以戰勝那些仍然維持狩獵採集的社會呢?假如農夫和獵人一對一赤身裸體打
鬥起來,農夫未必會贏。但當兩大社會起衝突時,從來就不會做一對一的決鬥。農業的奇
蹟在於創造高人口密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農夫和獵人都不是「一絲不掛」:農夫的鼻息會呼出可怕的病菌,背
後還有優勢武器、先進科技和有文字的中央政治體制。這些都是爭戰的利器。這裡我們討
論病菌。所有的軍事史只知歌頌偉大的將領,而忽略一個讓人洩氣的事實:在過去的戰爭
中,並非有傑出的將領和卓越的武器就可所向無敵,事實上,勝利者常常是那些把可怕病
菌散播到敵人陣營的人。
對現代人來說,疾病並非無法處理的上天懲罰,我們知道各種疾病的起因其實就是各種微
生物在作怪。傳染病的發展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微生物的快速傳播、病症的急速發展,
使得某個地區的人口很快被感染,結果有的死、有的康復而且獲得免疫力。由於這些微生
物只能活在活生生的人體內存活,隨著人體的死亡或康復,而自然絕跡,除非下一代受到
感染,或是有人自外地帶來新的傳染病。換句話說,人口數目是微生物生存發展的一大關
鍵,人口越稠密,越有利於他們的發展。
群聚疾病只有在大而密集的人類社群才發展的起來。發展的起點始於一萬年前農業的濫觴
,和幾千年後如雨後春筍般一一興起的城市。事實上,年代可考的傳染病都很晚。為什麼
農業的興起會觸發群聚傳染病的演化?其中一個原因是,比起狩獵採集的生活型態,農業
得以養活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人口。第二個原因是,狩獵採集部落經常搬遷營地,留下富
含微生物和幼蟲的糞便。但採定居型態的農夫生活圈不出自己的污水排放區,等於是為微
生物提供一條侵入人體和水源的捷徑。 如果農業的濫觴是微生物興旺之因,城市的興起
則使微生物更加繁盛。
除了人口數量之外,農業社會與狩獵採集社會的另一大差異便是動物的馴養。而動物也是
微生物大量增長的因素之一。傳染病要在動物界傳播開來,同樣需要龐大的數量和密集這
兩項條件。而且他們不會隨便挑上一種動物:理想的目標是數量龐大的群居動物。因此,
像牛和豬這種人類社群大規模飼養的動物,身上早有一大群等著登陸人體的微生物。沒錯
,許多流行在人群中的疾病就是從動物身上傳染過來的。
我們可以用目前的疾病來追蹤一下病菌從動物演化到人類社群的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數十種寵物或牲畜直接傳染給我們的疾病。就人類病源的演化史而言,這些
微生物還在發展初期,無法在人群間傳播,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已經很了不起,所以也
不常見。
- 第二階段:這種源於動物的病源已可在人類社群之間傳播,成為傳染病。之後,這種傳
染病會絕跡有幾個原因,如現代醫學的療效或個人都得過病了,不是有免疫力就是死亡。
- 第三階段:曾以動物為宿主後來轉進人體的病原,尚未絕跡(還早呢),仍在人類社群
耀武揚威,殺人如麻。
- 第四階段:病原演化的最後階段就是在人類社群生根,成為人類專屬的傳染病。
純屬動物的疾病如何轉變成人類專屬的疾病?媒介的改變是一大關鍵:一個微生物本來是
靠某種節肢動物作為媒介而來到新宿主的身上,有一天在逼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利用別的媒
介(斑疹傷寒:老鼠跳蚤、人類蝨子、飛鼠)。
為什麼致命傳染病不能在美洲興起?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回答:這些
病菌是從什麼微生物演化來的?歐亞大陸的群聚傳染病是從牲口身上來的。歐亞大陸可豢
養的牲畜不少,但在美洲馴化的只有五種。源於動物的疾病代表重大的歷史意義,相形之
下,新舊世界的衝突反倒變得微不足道。
#領先的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中國
上面我們提及的地理差異造成各大洲發展速率不同的概念,我相信並不難理解。但這個說
法會帶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同屬歐亞大陸的歐洲與中國,為何在近代史中是西方遠超
了東方,而不是東方主宰世界呢?
作者在本書最後給出了他的見解:仍然是地理差異。雖然歐洲各國與中國同屬歐亞大陸,
但其地形並不相同。歐洲的地形障礙較多,中國主要以平原為主,無論東西南北都沒有太
大的障礙。等等,沒有障礙難道不是比較好嗎?沒有礙障能讓植物、動物、文字、技術等
等的交流更加快速吧。
當然,上面的想法完全正確,這也正是中國在唐朝時,是全世界最先進地區的原因。但這
是這種地理條件最後讓中國付出了代價:中國的政權往往都是大一統帝國。只要獨裁者一
個決定,就能阻滯創新,這樣的事史不絕書。歐洲的情況完全不同,地理的障礙促成許多
相互競爭的小國。每個小國都是一個創新中心。要是其中一個小國拒絕一項創新,其他國
接納了,就會迫使鄰國跟進,否則就會落伍或被淘汰。歐洲的地理障礙足以妨礙統一,又
不會妨礙技術與觀念的流通。
歐洲分裂導致的結果,與發生在統一中國的事,成為尖銳的對比。想想哥倫布如果是中國
人,上報朝廷說要出外探險,一旦被拒絕,他便沒有任何其它可以支持他出航的官方管道
了。但在歐洲,哥倫布便能到處遊說諸多國家的國王,只要有一位願意支持,他便能成功
出發冒險(歷史也正是如此)。
歐洲與中國的例子,除了大歷史的啟發之外,還告訴我們一個有關群體組織的通則。如果
你的目標是創新與競爭能力,那就不可太強調統一,過於分裂也不好。反之,若是希望將
你的國家、產業、工業地帶或公司分成若干群體,使之相互競爭,就得注重自由溝通。
心得
這本書實在不是那麼好閱讀。
首先,如果對世界地理沒有那麼熟悉的話,在閱讀特定章節的體驗特別差,對地名之間的
連結完全沒有感覺。還有一些語言學的專業知識也是讓我看到一個頭兩個大。但本書的主
要邏輯還是很清晰的:要解釋那些造成近因產生的終極因。
除了戴蒙對於大歷史的洞見外,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驚喜還是戴蒙問問題的能力。在每一個
章節中,戴蒙提出的問題都帶有承先啟後的功能。在本書結尾,戴蒙更是整理了四個值得
讀者深思討論的問題:紐西蘭的毛瑟槍之戰;為何勢力擴張到全球的是歐洲人,而非中國
人;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古代世界與現代商業世界的類同點;以及為什麼今日有些社會富裕
繁榮,有些貧窮困頓?
連續看了《第三種猩猩》和《槍砲、病菌與鋼鐵》,暫時有點不想再閱讀這麼大份量又超
出我知識領域的專業書籍了,《大崩壞》估計會放到 11 月才讀。最後,我在後面附上我
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歡迎大家當作概要參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本書真的內容龐
大,又過於艱澀,所以我的章節筆記也沒辦法把每一章的所有重點都記下來這樣。對本書
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建議直接閱讀本書,感受一下現代經典之作的厚重份量。
章節筆記
開場白 亞力的問題
- 本篇算是前言。作者以在新幾內亞遇見的政治領袖「亞力」提出的一個問題為楔子,說
明本書要回答的問題:為何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是以今天這種面貌呈現,而非其他形式?例
如,為什麼越過大洋進行殺戮、征服和滅絕的,不是美洲、非洲或澳洲的土著,而是歐洲
人和亞洲人?過去的解答往往不能讓我們滿意:人種差異、灌溉系統等等。拿人口差異來
說明,並沒有可靠的證據可以證明各族群間有智力的差異。再者,針對智力的天擇壓力,
或許在新幾內亞社會中表現得更為赤裸裸(主要死因是謀殺)。相較之下,人口稠密、政
治組織複雜的歐洲,天擇鑑別的是身體化學(主要死因是傳染病)。比較能讓人們接受的
原因是:槍砲、病菌與鋼鐵。但是這個假設並不完整,因為直接因素,最多不過是解釋歷
史事件的近因。找出近因後,自然引出終極因的問題:為什麼槍砲、病菌、鋼鐵站在歐洲
人這一道,而不是非洲土著或美洲土著。如何解答亞力的問題,目前尚無共識。我們對近
因已有腹案:有些族群著了先鞭,發展出槍砲、病菌、鋼鐵,以及其他增進政治、經濟力
量的條件;有些族群什麼名堂都沒搞出來。仍不明確的是終極因。而本書便要試圖探討這
些終極因。
第一篇 從伊甸園到印加帝國
第一章 人類社會的起跑線
- 本章討論人類發展的史前史。主要內容在《第三種猩猩》中都有提及,這邊我就不再贅
述。念完這章,除了讓我眼花撩亂的一堆地理名詞與專業歷史名詞之外,更讓我體悟到「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要怎麼問出一個好問題?作者在本章反駁了許多先前歷史界對某些
現象提出的解釋,但他也沒有極度肯定自己的猜測,反而是有順序性的列出許多事實,並
且藉由這些事實拋出更後續的問題。如果不是作者在每個關鍵處丟下一兩個與先前內容有
關,能延續後方內容的問題的話,這一章真的會生硬到讓人看不下去。
第二章 歷史的自然實驗
- 本章以玻里尼西亞為例,試圖說明人類社會的環境差異。玻里尼西下的環境變因至少有
六種:島嶼氣候、地理型態、海洋資源、面積、島嶼本身的完整性和隔離的程度。由於我
們無法真的使用人類去做這種差異化的實驗,因此只能檢視這種自然實驗。而玻里尼西亞
的小型群島環境就能很好地成為我們的範例。作者在一開始以莫里奧里人和毛利人的歷史
說明一個小型、為時不長的自然實驗:這兩族人源自於相同祖先,但因為所到環境不同,
因而採取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回歸狩獵採集而後者是農業社會。 以玻里尼西亞而言
,一個政治單位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到科技、經濟、社會和政治組
織。總之,面積會大、密度越高,科技和組織就越繁複。可想而知,農業社會能養活的人
數高於狩獵採集,也能培養專業化(不需找食物)的人才。因此這兩族人在分家五百年後
再次相遇時,毛利人屠殺了莫里奧里人。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強者屠殺弱者的典型。不過,
玻里尼西亞的歷史其實並不長(3200 年),其他州相對長的多,就連最晚起步的美洲也
有 13000 的歷史。地球上其他地區的變數也比玻里尼西亞多得多,例如玻里尼西亞還是
石器階段(紐西蘭除外),但歐洲和非洲大陸早有人開始鑄鐵,更甚著在玻里尼西亞殖民
底定前,歐亞大陸早已出現名符其實的帝國了。就人類社會的環境差異而言,玻里尼西亞
不失為一個可靠的範例。但是,各大洲是否如出一徹?果真如此的話,造成大陸差異的環
境變因又是什麼?後來又導致了什麼結果?
第三章 卡哈瑪卡的衝突
- 本章以 1532 年 11 月 16 日這天,祕魯高原上印加帝國的首都卡哈瑪卡,國王阿塔花
普和西班牙遠征軍領袖皮薩羅相遇的事件為例,說明皮薩羅之俘虜阿塔花普代表幾個歐洲
人征服美洲土著的可能原因。這些近因包括槍砲、武器和馬匹的軍事科技、來自歐亞大陸
的傳染定、歐洲的海事技術、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和文字。這個事件估計是史上最荒謬事
件,簡單來說,就是一百多個西班牙人,大搖大擺的來到印加帝國(有八萬多印地安勇士
)的聚會上(算是被邀請),當眾俘虜了印加帝國國王阿塔花普。可笑的是阿塔花普後來
還答應了放出自己的條件:塞滿一個房間的黃金。就在西班牙人拿到贖金之後,就一刀殺
了阿塔花普。本章回答了一些問題,例如:皮薩羅得以俘虜阿塔花普的原因何在?皮薩羅
的武力優勢在於西班牙的槍砲、刀劍和馬匹。而阿塔花普的軍隊做暫時沒有騎乘任何動物
,武器也只有石頭、銅器、木棒、狼牙棒、斧頭,加上彈弓和其他拼揍起來的武器。這種
懸殊命定美洲土著等族群與歐洲人交鋒時的命運。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的過程中,槍
枝並非決定性的關鍵。那時,他們所用的槍叫做火繩槍(harquebus),子彈不好裝,也
很難發射,而且皮薩羅也只有十來隻,然而頗有虛張聲勢之效,那些印地安人看到他們拿
起槍來,就心生害怕。比起槍枝,刀劍、長毛等堅韌銳利的武器要來得更重要,是為他們
宰殺印地安人的利器。相較之下,印地安人的棍棒雖然能擊打西班牙的士兵和馬匹,卻難
以致命,每每總被其金屬甲盔和鋼鐵頭盔擋了回去。除了武器,還有傳染病的因素:阿塔
花普和其大軍之所以在卡哈瑪卡稱王,是因為他們是內戰獲勝的一方,然而印加帝國也因
此陷入分裂,傷痕累累。內戰的原因則是天花。若不是天花,皮薩羅等人面對的就會是一
個完整的印第安體系;為何阿塔花普會落入陷阱?我們不僅訝然,阿塔花普居然這麼輕易
中計。西班牙人恐怕也會自己的僥倖暗自驚喜。文化的影響想必是唯一明顯的因素。(唾
手可得的一個解釋是,阿塔花普對西班牙人這個族群、軍力和意圖幾乎一無所知。唯一的
消息來源,是花了兩天時間隨同皮薩羅陣營從海岸走到內陸的使者。阿塔花普全聽信他的
片面之詞:一群沒有戰鬥力的烏合之眾,只消兩百個印地安勇士就可擺平。)文化使得西
班牙人得以繼承人類行為和歷史知識。相形之下,阿塔花普不但對西班牙人一無所知,也
沒有應對外來入侵者的經驗,也未曾經由聽聞或閱讀而起戒心。這種經驗的鴻溝誘使阿塔
花普一步步走進皮薩羅設下的圈套。這些近因的集合就是本書的書名。當然,還有一些基
本問題待解決:為何這些優勢大抵掌握在歐洲人之手,美洲土著只能望塵莫及?看完本章
,最讓我深思的估計是「文化」的部分。面對陌生人就是參加一場未知目的的賽局。在《
三體》中似乎有這樣的結論: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星球,最好的作法便是先全力攻擊
。我想這個結論不盡然是真善美的,不過顯然是自古以來的「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
第二篇 農業的起源與傳播
第四章 農業與征服
- 本章將農業與征服這兩點連結起來。 農業對槍砲、病菌和鋼鐵的發展而言,有間接的
影響。因此,從各大洲族群從事農牧的地理條件可看出日後的命運。第一個關聯是最直接
的:越多的卡路里,就能養活越多人。農業指的是人類選擇可以食用的動植物,使之生長
。這種土地利用的方式比起狩獵採集要高很多,可揚活十倍至百倍的農牧人口,也造成農
業族群最先的軍事優勢,人數上超越狩獵採集族群。1 這種種栽培作物和豢養家畜的方式
很直接,使得食物產量遠比狩獵採集來的要多,因而造成稠密的人口。另一個比較間接的
原因是定居,這是糧食生產的前提。定居的社群的生產週期比起遊牧快上一倍(不用帶著
不會走路的孩子到處奔波時就可以大力生),定居社群的另一個結果是,得以儲存多餘的
食物。糧食的囤積不但可支援不是生產的專家,還可養活整個城鎮的人。這也足以說明,
為何狩獵採集社群幾乎沒有全職的專家,有定居型態的社群才有。課徵來的糧食,剩餘、
囤積之後,即可供養君主、官僚和其他全職的專家。和征戰最相關的就是,得以養活職業
士兵。不列顛帝國最後之所以能擊敗武器精良的毛利人,關鍵就在這裡。除了農作物,農
業社會也會豢養動物。 在十九世紀鐵路出現之前,大型哺乳動物之作為陸上運輸工具,
可說是人類社會的一大變革。在利用那些動物之前,運送貨品唯一的辦法就是人類自己來
背負。大型哺乳動物改變了這點:人類歷史因而首見長距離、大量地載運貨物之道,人類
自己也得以日行千里。 此外透過動物傳染的病菌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天花、麻疹、流
行性感冒等傳染病菌,雖然只會傳染給人類,但最初都是來自動物傳染病病菌的突變種。
總結一下,作物和牲畜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食物來源,也意味著更稠密的人口。在糧食得以
剩餘、囤積,又有牲畜幫忙互通之下,並形成發展的先決條件,從而建立一個安定、中央
集權、組織分明、經濟制度複雜且擁有先進科技的社會。為何帝國、文明和鋼鐵武器在各
大洲的發展差異如此之大?終極因便是作物和牲畜的有無,加上馬匹、駱駝和致命病媒這
幾項因素,農業和征服這兩點便連結起來了。那影響農業發展的前提是什麼?在本章作者
提到,大陸的軸線方向(東西或南北)可能是某個族群得以征服其他族群的終極因,由這
個終極因引發的一連串因果的連鎖,最後會產生某個族群得以征服其他族群的直接原因,
亦即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五章 如何在歷史上領先群倫
- 本章基於農業展開討論。讓人費解是,有些地區生態條件明明不錯,今日已成為世上的
農牧業重心,那麼過去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生產糧食的生計?其中特別令人不解的,就是加
州以及美國太平洋岸其他各州、阿根廷彭巴草原、澳洲的西南和東南部,以及南非好望角
地區;各地發展農牧業的方式不一樣,也令人困惑。有些地區的人馴化當地的動植物,自
行發展出農牧業,大部分地區則由農牧業的原生地,引進農作物、牲口和農牧技術。既然
這些地區在史前時代就有生產糧食的潛力,為什麼當地土著沒能自行發展農牧業呢?他們
也可以馴化土產的植物、動物,不是嗎?另外,就自行發展出農牧業的地區而言,為何各
地並不同步,先來後到相距久遠。至於那些在史前時代就已從外地引進農業的地區,引進
時間為何也有落差?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地區發展出農業,農業萌芽的時間也不一致,有
很大的差距。在那些核心地區的四周,有些狩獵採集族群學會了生產食物的技能。其他鄰
近地區的族群,則給連根拔起,來自核心地區的農民是征服者,各地的征服時間也不一致
,有很大的差距。最後,有些族群即使生活在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既沒有在史前時代發
展出農牧業,也沒有從外地採借過農牧業。結果就是歷史上一連串富國與窮國的衝突。農
業發生的時間和模式有很大的地理差異,我們如何解釋呢?這是史前史最重要的問題。除
了上述的討論,本章也介紹了一些專業的歷史學方式,例如碳十四年代測定法的一些問題
。
第六章 下田好,還是打獵好
- 本章討論農業與狩獵採集社群的相互關係。各地的第一批農民從未見識過農業,他們務
農顯然不是出自刻意的選擇,也不是有意識的以發展農業為目標。實況正相反,生產糧食
的行當是逐漸演化出現的,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生產糧食的行當為什
麼會演化出現?為什麼他只在某些地方演化?為何有時間和地理的差異?為何不是更早或
更晚?首先,作者訂正了兩個常見的錯誤觀念:我們認為狩獵採集生活和生產糧食的行當
必然涇渭分明;一流動,一定居。事實上狩獵採集與生產糧食的定居與流動不是固定的。
第二,農民積極的經營土地,而狩獵採集族群只是收集土地上的野生物。實際上這個分野
不符合實情。生產糧食的行當是從狩獵採集階段就已經出現的技術,一步一步發展成功的
,並非所有的必要技術都是很短的期間內發展出來的,在一個地方馴化的動、植物,也不
會是同時馴化的。我們不該假定從事農耕是在真空中做成的決定,農民先前也不是沒有糊
口的生計。我們必須把狩獵採集、農耕當作兩個不同的選項,兩者是競爭的對手。混合型
也是一個選項。然而,人類最近一萬年的歷史彰彰在目的事實,就是人類生計的變遷,以
從狩獵採集轉變為農耕為主流。因此我們必須詢問的是:哪些因素讓農耕顯得有利,使其
他的生技類型都失色了?作者提供了五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野生食物日漸稀少;第二
個因素是野生動物與家生生物的消長。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狩獵日益困難;可供馴化的植
物越來越多,提高了培育作物的報酬;第三個因素,是生產糧食的技術(例如採收、處理
和儲藏)不段改進;第四個因素是人口密度增加與農業興起的雙向關聯。全世界只要找得
到妥善證據的地方,考古學家都發現:人口密度的增長與生產食物生計的出現有關;最後
一個因素在狩獵採集族群和農民的邊界地區,有決定性的影響。農業社群的人口極為稠密
,因此憑數量優勢就足以驅逐或消滅狩獵採集族群,更別提農民其他的優勢了(包括技術
、病菌和職業軍人)。有趣的是第四個「雙向關係」。 實行農業印證了我們稱為自體催
化(autocatalystic)的過程:在一個正回饋循環中不斷催化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旦
開展,循環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人口密度逐漸增加,迫使人們取得更多食物,那些無意
的跨入糧食行當的人,就受到了鼓舞。一旦人類社群開始生產糧食、定居下來,生育間隔
也縮短了,人口於是增加,需要更多的食物。這種農業與人口密度的雙向關聯,解釋了一
個弔詭:農業雖然增加了土地的產值,但是農民的營養狀態卻大不如前。理由是:糧食增
加的速率稍稍落後於人口增加的速率。
第七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
- 本章討論野生植物是怎麼變成作物的?這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所有作物的前身都是野
生植物,尤其是許多作物的野生祖先,不是有毒就是難以入口,像杏仁;還有些作物和野
生祖先外觀差別太大,如玉米。在本章,作者指出野生植物開始演化成作物的早期階段,
不涉及意識(果實甜美容易被吃,種子就容易傳播),植物演化出一些辦法吸引人類來採
食而進行種子的傳播。人類雖然在這個階段幫助了植物的散佈、繁殖,但也不是有意的。
舉例來説,狩獵採集族群在選擇採集哪些莓果時,總會挑那些比較大比較甜的。而這些莓
果的種子經過人體消化排泄之後,便成功的留存了下來。採集種子可謂馴化過程的第一階
段,那野杏仁(有毒)到底是如何到達這個意外的第一階段呢?原因是,有幾顆杏仁樹會
發生基因突變,而無法合成劇毒的杏仁咁。有趣的是,按照本章內容來看,似乎農民成功
馴化植物與「突變」有極大的關聯。植物的演化還有其他重大改變不是人類能夠察覺的。
有些情況是採收可得的植物造成的,有些則是看不到也得不到所致,或是挑選原則的改變
對植物產生影響。第一個改變是野生植物的種子傳播機制。很多植物都有一套傳播種子的
方法,以防人類大規模的採集。種子突變後,少了這套護身法寶,於是落到人類手裡,最
後變成始祖作物。豌豆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第二種改變甚至不是古人所能察覺的。在氣
候多變區的一年生植物,若是所有的種子同時快速發芽,就有絕種之虞。只要一陣乾旱或
霜害就全軍覆沒,沒有種子可以傳遞物種。因此,很多一年生植物必須演化出抑制發芽的
防禦方式,使種子得以休眠,在多年後仍可發芽。 有趣的是,人類在野地裡,從許多變
異個體中選擇中意的,就創造了「馴化」的情境,在人類園圃裡,個體之間互相競爭,受
到選拔的個體與在野地裡受天擇的青睞不同。這就像是農夫倒轉天擇方向:從前成功傳遞
下來的優質基因反倒成為劣質,而劣質基因卻搖身一變成為優質基因。例如,在這一萬年
以來,農夫不知不覺選擇不會自行落粒的麥子,顯然就是人類「改良」植物的第一步。
第八章 蘋果不馴誰之過
- 本章討論的問題是:為什麼某些肥沃、條件好得不得了的地方發展不出農業?像是加州
、歐洲、氣候溫和的澳洲和赤道非洲地帶。此外,就農業發生地而言,有的一馬當先,有
的則遠遠落在後頭,為什麼發展時間有這種天壤之別?針對這個問題,有 有兩組互相對
照的解釋:一、問題出在當地人的身上;二,問題出在當地、現有的野生植物。從一方面
來說,凡是熱帶或溫帶濕度良好的地區,都可長出許多可供馴化的野生植物。若環境不是
問題,問題就出在當地的族群文化。從另一方面來看,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人或多或少
都會有實驗精神,想去馴化植物,只有缺乏適合的野生植物這點得以解釋:為何上述生態
條件不錯的地方遲遲發展不出農業?作者在本章論述,農業發展的差異顯然是環境與該地
野生動植物的組合影響造成的,並沒有太多的族群文化因素在其中。呼應本章標題,作者
得出的結論是:北美土著不能馴化蘋果,問題在於北美整個野生動物的組合。這個組合的
發展潛力有限,就是北美糧食生產瞠乎其後的主因。本章有趣的地方在於,隨著作者次次
丟出的問題與證據,去認識更多的事情。當然,解決這個問題很重要,但作者透過這個問
題讓我們觸類旁通更多內容,例如「土著生物學」還有更多的假設性問題。有趣的是,一
些農業發展遲緩的地區,其原始狀態被打破是在歐洲大航海時代開始之時,若歐洲人沒有
登陸,例如澳洲,也許澳洲也能漸漸發展出不錯的農業成果。但追根究底,就是一開始地
理位置與生物組合形成的發展潛力有差別,才會造成各地農業發展速率的不同。
第九章 斑馬、不幸的婚姻與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 本章介紹動物馴化的差異。作者藉由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指出:馴化的
動物都一樣;馴化不成的動物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原因。這句話在小說的原文是「幸福的家
庭都一樣;不幸的假停每一個都有獨特的原因。」托爾斯泰的意思是,婚姻要幸福必須具
備舉多要素:兩性的吸引、對金錢的共識、教養兒女的方式、宗教、姻親等。只要一個遺
憾,婚姻就可能觸礁。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婚姻,也可延伸到人生的其他面向。對於成功
,我們總想找一個簡單的、只涉及單一因素的原則。然而,對大部分事物來說,要獲得成
功,實際上必須避免失敗的因子,只是可能造成失敗的因子有許多,而且彼此互不相關。
本章指出,全世界有一百四十八種大型野生食草哺乳動物都是有希望成為家畜的候選人,
但只有十四種通過考驗。 為什麼其他一百三十四種都失敗了?我們可以從安娜.卡列尼
娜原則尋求解答。馴養的候選人必須具備許多特質才能脫穎而出。少了任何一點都有可能
功敗垂成。馴養失敗的問題,至少可找出六大原因:飲食、發育速率、人工環境中繁殖的
困難、兇殘成性、容易恐慌的性情、社群結構。
第十章 大陸軸線—歷史的伏筆
- 本章說明大陸軸線的走向關乎作物和牲畜的傳播速率,也間接影響到文字、輪子等發明
的傳輸。美洲土著、非洲人和歐亞近五百年來經驗的迥異,正是基本的地理特色造成的。
首先,如何判斷東西軸大陸與南北軸大陸的傳播速率有異? 地理對於傳播的影響,可以
從學者稱為佔先馴化(preemptive domestication)的現象來看。大多數後來發展成農作
物的野生植物,在各地都有不同的變種,因為不同的地區會累積不同的遺傳突變。所以研
究後來流行的農作物品種,大概可以推測最先完成馴化的地點。如果我們對新世界的主要
作物進行基因分析,將發現很多種類都有兩種以上的野生變種。這表示作物至少在兩地以
上馴化,有些作物變種已具地方特色。單次馴化的證據表示,某種野生植物一旦馴化,該
作物就會快速傳播到其他地區,同一種野生植物就沒有再次馴化的必要。然而,若我們發
現同一種野生植物在好幾個地區馴化,就可以推斷該作物傳播的速率很慢,才會使得其他
地區的同種植物有馴化的機會。某一作物的快速傳播,在一支獨秀之下,源於同一始祖的
物種以及與始祖物種有親緣關係的植物,都沒有馴化的機會。如果你家的豌豆已相當優異
,何必從豌豆的野生始祖從頭馴化?也沒有必要去馴化和野生豌豆相近的物種吧。接受了
傳播速率有異之後,便要去解釋他。作者以肥沃月灣作物飛快的傳播速度為例:為什麼肥
沃月灣作物的傳播如此神速?部分答案就在歐亞的東西向陸軸。位於同一緯度的東西兩地
,每一天的長度和季節變化相同,也有著類似的疾病,溫度和降雨也差不多,棲境和生物
群落區(biomes)也大同小異。當然,緯度並非可決定一切,位於同一緯度毗連的兩個地
方,未必不一定有相同的氣候型態(雖然白晝的長度完全一樣)。地形和生態障礙對某些
大洲的影響特別顯著,因此造成局部傳播的困難。但大陸的軸向還是很大程度的決定了傳
播阻力的大小,而且不只作物。雖然輪子和書寫系統不像作物,與緯度、白晝的長度關係
沒那麼直接。但這些發明都是糧食生產系統及其結果的產物,可說是間接受到了緯度的影
響。作物、牲畜和科技交流頻繁,其他方面的傳輸也會活絡。
第三篇 從糧食到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十一章 病菌屠城記
- 本章討論病菌。歐亞大陸的病菌傳到美洲而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我想這不是需要重新介
紹的事情。本章作者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致命傳染病不能在美洲興起?當十幾個來自舊
世界的惡性傳染病在新世界佔得一席之地的同時,卻沒有一項致命病菌是從美洲傳到歐洲
的。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瞧瞧傳染病,也就是微生物引起的症狀,是怎麼形成的
。 近代史上的人類殺手有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瘧疾、瘟疫、麻疹和霍亂等,這
些傳染病都是由動物的疾病演化而來。作者以目前的疾病來追蹤病菌從動物演化到人類社
群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數十種寵物或牲畜直接傳染給我們的疾病。就人類病源的演化
史而言,這些微生物還在發展初期,無法在人群間傳播,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已經很了
不起,所以也不常見; 第二階段:這種源於動物的病源已可在人類社群之間傳播,成為
傳染病。之後,這種傳染病會絕跡有幾個原因,如現代醫學的療效或個人都得過病了,不
是有免疫力就是死亡;第三階段:曾以動物為宿主後來轉進人體的病原,尚未絕跡(還早
呢),仍在人類社群耀武揚威,殺人如麻;第四階段:病原演化的最後階段就是在人類社
群生根,成為人類專屬的傳染病。那這些純屬動物的疾病如何轉變成人類專屬的疾病?媒
介的改變是一大關鍵:一個微生物本來是靠某種節肢動物作為媒介而來到新宿主的身上,
有一天在逼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利用別的媒介。於是,為什麼致命傳染病不能在美洲興起?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回答:這些病菌是從什麼微生物演化來的?歐亞
大陸的群聚傳染病是從牲口身上來的。歐亞大陸可豢養的牲畜不少,但在美洲馴化的只有
五種。那為何物種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問題在前幾章已有討論。另外,本章一開始討論
了,病菌為何演化出與宿主同歸於盡的策略?簡單來說,從病毒的觀點來看,這個結果純
屬意外,是積極傳播的副產品。最後,作者做出結論:源於動物的疾病代表重大的歷史意
義,相形之下,新舊世界的衝突反倒變得微不足道。
第十二章 文字的起源
- 本章討論文字。文字從起源地開始向外傳播後,隨即浮現幾個重要的問題:例如,為什
麼文字是從肥沃月灣傳到衣索必亞和阿拉伯,而墨西哥的文字卻沒有傳到安地斯山區?此
外,文字的傳播是藉由抄本,還是附近地區得到啟發後,自己也來發明文字?某一個語言
相合的文字系統如何讓另一種語言套用?文字的發明我略過不提,其中內容過於專業了,
例如:在文字發展史上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蘇美人的採用語音代表符號。碰到無法描繪出
的抽象名詞時,他們就用同音而且可以畫出來的名詞來代表。例如,「弓」易畫,「生命
」卻難以描繪,但在蘇美人的語言中,兩者的發音相同,所以就用「弓」來代表「生命」
這個字。然而,在看到「弓」這個符號時,我們如何斷定是「弓」還是「生命」?為了避
免混淆不清,蘇美仁在前面加上一個無聲的符號(限定詞,determinative),來指示名
詞的類別。語言學潤誒這種做法真是一大突破,這也就是今天雙關語或謎語的創造原則。
可以發現,蘇美文字是一個複雜的組合,包括語標(用以代表一整個字或名字)、語音符
號(以拼出音節、字母、加入文法標示或運用一部分的字)和限定詞(不發音,只用來斷
定字義)這三種符號。上述的內容還是比較易懂的截取,也許對文字學有涉略的朋友會比
較能吸收這一章的內容。在文字發明之外,文字傳播是本章的一大重點, 發明的傳播有
很多,一種是依照「藍本」,照單全收或略加修改後拿來運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是
取其神髓,屬於一種「意念」的傳輸,學的只是基本概念,再來研發細節。但無論是哪一
種,在早期文字發明出來的階段,都帶有實用性質以及模糊與限制性。若有人想從文字去
了解公元前三千年蘇美人的想法,必定大失所望。最早的蘇美文字只是朝廷和廟宇官員帳
冊,極其索然無味。而對於今日的文字學家而言,我們不禁要問:古老的文字為何這麼不
明確,導致書寫的功能大受限制,且淪為少數人的工具?但這個問題又凸顯出另一個問題
:古代觀點和今人對文字普及的期望之間有鴻溝。古代文字是刻意模糊的,限制也是故意
造成的。蘇美人的國王和祭司都希望文字只操在少數官員之手,由他們來記載課徵的綿羊
數目,而不是大眾作詩或圖謀不軌的工具。正如人類學家 Claude Levi-Strauss 所言,
古代書寫的主要目的就是「作為奴役他人之用」。早期文字的用途與限制,就是文字為何
在人類演化這條路上姍姍來遲的主因。所有可能獨立發明書寫系統(蘇美、墨西哥、中國
和埃及),和早期採借這些文字的地區(克里特、伊朗、土耳其、印度河河谷和馬雅)的
共同特點是:社會階層嚴明、有著複雜的中央集權政府。書寫系統的演化除了與幾千年社
會的演變有關之外,糧食生產也是重點(畢竟需要專門的人來發明、紀錄與使用文字)。
這就和導致人類傳染病的微生物演化模式相似了。
第十三章 發明為需求之母
- 本章討論技術的發明。本章一開始,作者以菲士托碟舉例,說明其實在中國發明印刷術
之前就有其他文明曾經有過相同創意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技術並不是一個天才發明出
來的,所有的現代發明,只要有完整的文獻可考,都能發現同樣的發展模式:通常大家承
認的發明家,都在前人既有的基礎上改進,而前人在同樣動機的驅使下,已經完成了設計
、製作出原型、甚至生產出受歡迎的產品(就像紐康曼的蒸汽機)。我們可以換句話問:
世界史的基本模式,會不會因為某些天才沒有在某時某地出生而發生有意義的變化?答案
很明顯:歷史上從來沒有那樣的人物。所有世人熟悉的著名發明家,既有先驅,也後繼有
人,他們都很上道。他們之所以讓人記得,關鍵在於:在社會有能力利用他們的產品時,
他們做出了適當的貢獻。菲士托圓碟上的字模工藝儘管已經很完善了,但是社會沒有能力
大規模的利用這項發明。這真是發明家的悲哀。在上述的結論之外,作者還討論的發明的
其他面向,也就是本章的標題:發明為需求之母。相對於每一件找到用途的發明,有無數
的發明根本找不到用途。甚至起出能滿足原始目的的發明,後來也可能因為發現新用途而
變得更有價值。瓦特的蒸汽機原本是為了從礦坑中抽水設計的,後來卻用來推動軋棉機,
連火車與船都用上了。十九世紀化學家發現分餾產物中,中間那一層可以用來點燈。化學
家將最容易揮發的石油分餾物(汽油)丟棄,當他是廢物。直到發明了內燃機,才發現汽
油是最理想的內燃機燃料。汽油是現代文明的燃料,今天誰還記得汽油也是一個必尋找用
途的發明呢?除了關於發明本身的概念,作者在這章也討論了發明在各大洲速率不同的因
素:生產糧食的生計出現的年代、傳播的障礙、人口數量。
第十四章 國家的誕生
- 本章討論社群的演變。直接講結論,人類社群從小到大(隊群、部落、酋邦、國家)的
歷程顯然與天擇的道理類似: 同一類型的社群相互競爭,若情況允許,可能會產生複雜
程度較高的社群。部落間的征戰造成兼併,最後形成的社群,大小可能接近國家;國家間
的兼併,會產生帝國。可是,若「競爭」就能造成社群的演化,那為何「國家」的產生竟
然是在人類歷史的極為後端的部分?作者提出的解釋是「人口壓力」。被擊敗了的社群會
遭遇的命運,與人口密度有關。如果都是小社群,人口很小,那麼被擊敗的一方只要跑遠
一點就好;如果是中等社群,通常勝利的一方會把另一邊的財產帶走,其餘毀去;如果是
大型社群,那戰敗的一方對於勝利方來說就有許多利用價值了(繳稅、奴隸)。因此,在
本章作者做出結論:糧食生產及社群間的競爭與兼併,都是終極因,征服的各種近因(病
菌、文字、技術、中央政治組織)都是從終極因發展出來的,其間的因果鎖鏈在細節上各
不相同,但是全部涉及密集的人口與定居的生活型態。
第四篇 環遊世界
第十五章 亞力的族人
- 本章討論大澳洲。首先作者討論了澳洲與新幾內亞的差異,然後解釋了為何澳洲土著四
萬年都發展不出來現代文明,但歐洲殖民者在幾十年間便能將澳洲打造成現代社會。先談
談新幾內亞,新幾內亞在歷史上和肥沃月灣、中國等地並立,都是獨立發展出農業的中心
。可是新幾內亞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也是野蠻的很,為什麼農業發展如此之早卻沒能更加
進步呢?作者指出了幾個因素:新幾內亞土著受到了好幾重生物和地理的束縛:第一,新
幾內亞高地雖然土生土長了農業,卻沒有生產出多少蛋白質,不足以支持土著人口的高度
成長。由於沒有足夠的人口,惡毒的傳染病菌也演化不出來,日後對付入侵的歐洲人時,
就少了有效的生物武器;第二,高地上耕地面積有限;第三,新幾內亞適於集約農耕的土
地僅限於中海拔地帶,在新幾內亞從來沒有發展出「垂直分工」的經濟體系。除此之外,
新幾內亞除了人口不多、人口分裂的現實,妨礙了發展之外,另一個限制新幾內亞發展
的因素,是地理的隔絕,使外界的技術、觀念難以傳入。那澳洲又如何?澳洲比新幾內亞
又更落後一些,但明明文化是回流動的,為何新幾內亞的技術沒有傳遞到澳洲去呢?答案
是:新幾內亞與澳洲間的文化交流,由於托雷斯海峽中的島嶼逐步傳遞,最後雙方收到的
是嚴重失真的訊息。就像是傳話遊戲一樣,一開始傳出的語詞與最後傳達到的語詞總是不
同。好了,最後讓我們看看澳洲土著與歐洲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不會是「人種
差異」,作者指出,歐洲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在澳洲發展的如此迅速,是因為牠們搬來的
技術、文字、政治制度都是歐洲現成的。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發明家,只是搬運工,然後
剛好澳洲這片土地可以適應這些被搬運過來的東西罷了。
第十六章 中國—東亞之光
- 本章簡單討論中國。中國跟其他大陸不同,不僅不是個「民族大熔爐」,連「中國是怎
麼變成中國的?」這樣的問題聽來都覺得荒謬。中國早就是中國了,中國有史以來,就是
中國。主要的原因是地理限制很少,中國的文化無論東西南北都很容易交流,因為沒有西
歐或新幾內亞那樣蠻橫的阻礙。中國在東亞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並不是說中國
是東亞唯一的文明起源地,朝鮮、日本等地也有自己的文化,只是在中國鼎盛之時吸收融
入了中國領先的技術這樣。
第十七章 飛航大洋洲
- 本章討論東亞,也就是南島語族的歷史。我發現,在念這些大歷史的時候,對於地理位
置的熟悉與否很大程度的決定了閱讀時的順暢程度。建議如果要細讀這些部分的讀者,把
一張地圖放在旁邊對照會比較好。本章的結論是:任何對世界史感興趣的人,都會覺得東
亞和太平洋的社會發人深省,因為他們提供了許多例子,展示了環境形塑歷史的力量。怎
麼說?南島語族擴張的不同結果,清楚呈現了生產糧食生計在人類人口移動中的角色。南
島語農民移民到兩個不同的地區(新幾內亞和印尼),而那兩個地區的土著可能有親緣關
係。印尼土著仍過著狩獵採集生活,而新幾內亞土著能夠生產糧食,並且發展出相應的結
果(例如稠密的人口、對疾病的抵抗力、先進的技社等等)。結果,南島語族群消滅了印
尼土著,卻在新幾內亞遭到頑抗。老戲碼一再重複上演:生態環境有發展農牧業的資源,
地理位置又方便採借別處的的技術,佔有這些優勢的族群,代換了不具有這些優勢的族群
。換句話說,就是一波移民散佈到不同的環境中,他們的後裔會發展出不同類型的生活方
式、社會、文化,全視環境而定。
第十八章 歐美大對抗
- 本章討論歐亞大陸征服美洲的原因,共有三大終極因:第一,人類早就在舊世界生活;
第二,舊世界的糧食生產效率高,生物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適於人類馴養的動物;第三
,舊世界中地理、生態障礙比較不至於妨礙各地的交通。本章另外提到,歐亞大陸試圖征
服美洲並不是在十五世紀,早在公元 874 年,住在北歐極圈的諾爾斯人就殖民了冰島,
後續殖民英格蘭(986)並好幾次登陸北美東北海岸(1000~1350)。不過,這次殖民顯然
是不成功的,因為他們的出身(挪威)、目標(英格蘭、紐芬蘭)、時機(公元 984~141
0),使得歐洲人已經擁有了的優勢(糧食生產、技術、政治組織)完全不能發揮。按照
這個說法,當初歐洲人登陸美洲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歐亞大陸的許多工具(牲畜、
政治技術)能夠適用於美洲大陸上。
第十九章 非洲大陸為什麼黑暗
- 本章討論非洲。簡言之,歐洲人殖民非洲的事實,與歐洲人或非洲族群的天賦毫無關係
。那個事實源自地理與生物地理的意外,具體的說,就是兩大洲面積不同、軸線方向不同
、生物資源同。換言之,非洲與歐洲有不同的歷史發展,終極因是兩大洲的族群繼承的不
動產不同
收場白 人類史是歷史科學
- 收場白整理了回答亞力問題的四大因素:第一組,洲際差異,就是可供馴化的動、植物
資源。糧食生產非常重要,因為人類社會需要剩餘糧食餵養不事生物生產的專家,而在發
展技術與政治優勢之前,充足的糧食可以餵養更多的人口,人口的優勢很容易轉化成軍事
優勢,使社群進可攻退可守; 第二組因素,就是那些影響傳播與遷徙速率的條件;談過
了影響大陸內部傳播的因素,現在要談談相關的一組因素,就是影響洲際傳播的因素,這
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組;第四組也是最後一組因素,是各大洲在面積或人口總數上的差
異。面積越大、人口總數越多的大洲,就有更多的發明家,更多的社會相互競爭,更多的
創新、採借,維持新發明的壓力更大,因為不這麼做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本章也討論了
中國與歐洲發展的主要差異:傳播速率。中國的傳播速率比歐洲好,也因此造就了中國大
一統帝國的歷史。但中國的地理條件最後讓中國付出了代價:只要獨裁者一個決定,就能
阻滯創新,這樣的事史不絕書。歐洲的情況完全不同,地理的障礙促成許多相互競爭的小
國。每個小國都是一個創新中心。要是其中一個小國拒絕一項創新,其他國接納了,就會
迫使鄰國跟進,否則就會落伍或被淘汰。歐洲的地理障礙足以妨礙統一,又不會妨礙技術
與觀念的流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74.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4116582.A.6E6.html
※ 編輯: biemelo157 (101.9.174.154 臺灣), 10/13/2021 17:18:06
的這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