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お仕事の依頼は■
info@susurulab.co.jp
企業様のお問い合わせは上記より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SUSURUのサブチャンネルもよろしく!▼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djYnmDsyiUcpcryI-k6ZA
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ラーメンを毎日すする「毎日ラーメン健康生活」を実施中!
チャンネル登録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本日のラーメン情報】
松戸富田麺絆
東京都千代田区丸の内2-7-2 KITTE丸の内 B1F
https://tabelog.com/tokyo/A1302/A130201/13232095/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usuru_tv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suru_tv/
★メンバーシップも始め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cjvt8cOfwtcqaMeE7-hqA/join
★SUSURU TV.新曲配信中!★
https://linkco.re/u5VA13XM
■LINEスタンプ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405507/ja
もしくはスタンプショップで「susuru」と検索してください!
■SUSURUのグッズ
https://p-town.dmm.com/entertainers/23
※パーカーもVV限定で発売しています!
◇1000万再生ごとの感謝記念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iGv_zZZiw-0AFcLFCC_r83Sr4NUXTCl
◆ファンレター等の送り先はこちら
〒164-0001
東京都中野区中野3-42-2
SUSURU宛 まで!
※ここにSUSURUは住んでいません。近隣の方のご迷惑になりますので押しかけたりはご遠慮ください。
#ラーメン #松戸富田麺絆 #東京駅 #毎日ラーメン生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_opTwJ03Oo/hqdefault.jpg)
松戸 富田 麺 絆 在 [食記] 富田沾麵,初東京分店「松戸富田麵絆」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間位於東京車站丸之內南口方向KITTE大樓B1的「松戸富田麵絆」,
是拿下不少獎項,本店在千葉縣松戸市的「中華蕎麥とみ田」的第一間東京分店。
也配合這間分店的開幕,本店暫時休業整修內部中,預計一個月後才會重新營業。
所以我這次的東京行,目的是明天演唱會的行程,第一站就來到東京車站,為了吃麵。
在丸之內南口方向,也就是東京車站的西南方(照片左下角)
東京車站可以從地下的丸之內南口直接走過來,KITTE大樓跟車站是互通的。
因為同時多家拉麵店開張的關係,有排隊區跟工作人員舉最後尾的看板。
看板旁邊那張是寫著「不要解壓縮」,如果有兩人以上,請全部到齊再來排隊。
不意外的,富田沾麵是最多人有興趣的,畢竟松戸本店往往要等五小時才能入店啊...
昨天有日本朋友來吃,晚上六點多他排了一個小時才進到店裡(抖)
還好我今天五點一過就到,倒是排十分鐘就入店了。
排隊到隊伍前面時,負責點餐的工作人員會請客人先買食券,發券機是圖像式的:
不小心拍到右手了,不要太在意(汗),這台機器可以用SUICA等IC卡支付。
富田師傅是傳承自大勝軒山岸一雄老師傅的,所以有元祖沾麵もりそば。
當然我點的是富田招牌的濃厚沾麵。大碗加溏心蛋,1190JPY,不便宜。
買餐券時看到本店的石井桑在這邊穿梭,比較像是品質確認,收尾高湯也是他來處理。
他看到我在排隊就跟我打招呼了,進店後問我什麼時候來日本的。
我說「剛剛」
石井桑「今天剛到!?」
第一站富田沾麵,對我來說這很正常啊XD
店內大約是28個位子,是本店(9個位子)的三倍以上呢。
坐下來,先上一杯冰水是拉麵店的固定模式了。
桌上貼著沾麵的吃法
=
簡單我流中譯:
首先,什麼都不要沾吃一口麵,感受一下小麥粉的芬芳。
然後,把沾汁拌勻,夾一口份量的麵沾著吃,建議不要整條麵全沾,沾一半就好。
請注意,若是把麵一直泡在沾汁,兩邊都會變不好吃。
吃完後還有餘裕的話,有準備用小魚乾柴魚片等熬煮的收尾高湯,
可以讓湯頭再次熱騰騰,有需要的話請告知工作人員。(也可以只加少量試試口味)
=
上桌啦!
比起成田機場的富田分店,這間的口味跟本店又近了一點。
但說實話,還是有明顯的落差。
首先是沾汁口味調整成比較大眾化的,沒有那麼濃,然後放了不少柚子製造出清爽感。
本店那種直來直往的濃厚豚骨魚介風味,那種彷彿讓人重新認識沾麵文化的強烈暴風,
在東京車站轉變為帶有果香的午後微風,更像是一杯淺烘焙的耶加雪菲。
麵的部份,也沒有本店那麼充滿咬勁,也是大眾化,這麵不會有人抱怨吃到下巴酸(笑)
但我個人比較有意見的是過冷河的冷卻工夫,
東京分店的麵沒有本店粗,但麵的内芯卻沒有被充份冰鎮到。
吃了幾口我發現不對,又只吃麵不沾沾汁確認了這件事,只有外層夠冷,
這個的問題是什麼?溫度差不夠大,吃下去那種冰火交織的口感就弱了。
但是想想這或許也是沒辦法,28個座位不斷輪轉,跟40分鐘只接9個客人,
後者可以做到的,一定比前者要多上太多。
配菜部份水準不差。
叉燒跟本店的差距比較明顯,尤其是本店另外追加的燒豚是山形金華豚,等級不一樣。
另外,東京分店沒有在麵條底下放竹篩隔開殘水,最後幾條麵的口感有落差。
收尾高湯,是店員從保溫瓶倒的,溫度還可以,夠熱。
但跟本店是富田師傅一勺一勺從一鍋煮滾的湯頭中倒出來,這細緻度就差了不少。
吃飽出來,快六點了,已經排了十幾個人,大概要等半小時以上了吧。
總結個人心得:
富田沾麵一直以來,以沾麵來說是偏貴的(破千日幣),分店通常稍微便宜點(900),
但這家「松戸富田麵絆」卻是本店等級的價位,
味道固然比其他分店要好,不過跟本店還是有明顯的落差,雖然這也很合理,
不然富田師傅在松戸本店,每天那樣細心處理每一碗麵就沒意義了。
我自己是因為跑活動的關係,通常人在東京的中午前都沒事,
可以從容地在松戸的富田本店發券等那一碗完美的沾麵,但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如果其他分店是本店的五成功力,東京這家大概是六~七成吧,但一樣是大眾化口味。
值不值得見仁見智,我自己是非常地由衷希望本店早點整修完畢(泣)
但在本店整修完之前,可以在東京車站就近吃到這水準的沾麵也算是方便。
或許明天中午還會去吃一次吧,雖然是貴了點...便宜200JPY的話我會更推薦它。
以上,是為富田沾麵東京車站分店的心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40.34.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51961024.A.206.html
※ 編輯: TheoEpstein (113.40.34.50), 03/07/2019 20:25:44
※ 編輯: TheoEpstein (113.40.34.50), 03/07/2019 22:11:30
不過我覺得あつもり有個好處是少一個可能的雷點。
因為「沒有溫度變化」,不會被「麵不夠冷,沾汁不夠熱,收尾高湯是溫的」給雷到。
雖然也少了溫度變化的樂趣,但這點的確不是每一家賣沾麵的店都做得到。
我自己沖的拿鐵招待來訪客人時,最常被問的就是「你有放糖嗎?怎麼會甜甜的?」
(其實沒放糖,那是烘焙後焦糖化,自然產生的甜味)
推特上看到的,應該是早上11點開店。
松戸本店常常是勸客人不要等,畢竟平日上午十點過去常常是「三點半可以入店」,
很多第一次來的都是當場呆在那邊,店員會勸客人去吃隔壁的「富田食堂」。
富田本店的口味嚴格來說不是大眾化,
不只一個去吃過的跟我說「好吃是好吃,但我不喜歡吃硬的麵,吃到下巴好酸」,
也很多人(包括日本人)跟我講「我從來沒有加收尾高湯的習慣」。
但從富田師傅本人親手處理每一碗的收尾高湯,親手一勺一勺加進去,
可以看到他有多重視這個「收尾」,
我也跟他聊過,帶著暖意離開是我喜歡沾麵,喜歡他家的沾麵的地方。
溫溫的收尾高湯就倒盡胃口,而我在其他地方不止一次吃到過這種沾麵....
而為什麼沾汁要濃厚,也是配合麵條,不夠味的沾汁嚼一嚼大概只會剩下小麥香(笑)
這種不同於一般市面上沾麵的樂趣,是我喜歡的地方,也是我對分店為什麼標準這麼高。
就算我今天中午還會去吃,我也要說它跟本店落差非常明顯,很合理的落差。
太多細節可以改進,像是收尾高湯就算溫度夠,但為什麼要用保溫瓶而不是親手勺呢。
當然味道也有一定水準啦,不會雷。
畢竟我這種「旅行中,早上幾乎都閒著」的人是少數,
會為了吃本店的沾麵而住到松戸去的更是少之又少XD
要吃到冷掉要非常慢,我每次都是一次入座九個人中倒數第二甚至最慢的,都沒冷掉。
可以看這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7A0wBJudA
雖然說店家會寫「還沒倒入收尾高湯就用焼き石加熱的話,可能會有焦味」就是了。
甚至本店的沾汁是會"燙"的程度。
嚴格來說,十幾年前的漫畫所講出的沾麵的問題,在很多店家今日仍然是如此...
所以我不但不敢在台灣點沾麵吃,也不敢在不熟的拉麵店點沾麵吃,真的就是怕踩雷。
之前去新宿一家應該是麵匠竹虎的店(我記得店內牆上畫一堆老虎),
收尾高湯是溫的,難吃到我整晚心情很差。
ATATA
可以幫我加熱嗎?
我查了一下,つけ麺 道是用微波爐加熱的樣子....
富田本店有機會的話我是覺得你可以去吃看看,
也許你會跟我一樣認為那熱度不需要再加熱。
口味這種東西一來看個人二來每個人吃過的不同。
本命喜歡的咖哩沾麵,我吃到的第一時間反應是「30点(面無表情)」。
※ 編輯: TheoEpstein (118.168.79.2), 03/12/2019 20:17: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