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不是看清自己的工具,而是迷惑人心的物品。』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200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50的網紅DJ NINJ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次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的由來及好看之處,還有系列作品的簡介。 希望大家會喜歡,也歡迎提出指教。 支持的朋友請記得按Like及訂閱! PS. 《銀翼殺手》為台灣譯名,港版為《2020》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
攻 殼 機動隊 innocence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影短評\【緝魂】The Soul
一直以來,台灣的類型電影在製作上礙於預算與經驗,想要看到好的作品一直都是要碰點運氣的。尤其是在懸疑電影類型,台灣的電影創作者說故事往往較為注重內省,外在的考察與包裝經常不是他們用心的重點,所以總是會看到展開煞有其事,收尾卻不清不楚的問題,再加上美術設定上的預算總是拮据,要看到內容與娛樂兼具的懸疑作品,往往是好幾年才看得到一部,如果市場反應砸了,那更是多年都不敢再有人會嘗試,從2002年的【雙瞳】過後,要再過四年才看得到一部【詭絲】,而商業的回收不理想的結果,在這之後就已經要等到2017年的【目擊者】了。
好在程偉豪的作品市場表現是正面的,所以我們又有了這部2021年的【緝魂】。
而【緝魂】令人激賞的是,他不但是一部質量與娛樂兼具的懸疑電影,而且還是一部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黑色科幻電影。
身為一個被【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等電影荼毒身心且頗受共鳴的觀眾,我其實一直都期望台灣也能有類似的作品,因為,我一直都覺得電馭叛客(Cyber Punk)的視覺場面與內涵都頗適合發生在「台北」,畢竟電馭叛客的先河雷利史考特與威廉吉布森,一個用香港街頭意象創作出【銀翼殺手】,另一位則是用日本城市創作出【神經漫遊者】,甚至在【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當中也出現了台灣的廟會元素。我不只一次地聽著范吉利斯的音樂,在雨中的台北街頭夜市當中吃著烏龍麵與生魚片,想像著自己就是【銀翼殺手】當中,那對於人生了無生趣,邊吃著食物邊盯著各種高科技的裝置穿梭在雨霧間,邊思考自己活在世上的意義是什麼的銀翼殺手,進而陶醉在那種頹廢的都會美感當中。
而【緝魂】的製作團隊為我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用最少量的特效,電子投影與簡約的3C裝置,甚至將整個城市出現的字體全都改為一貫的黑體,還有用電車音效代替一般汽車引擎的做法,把2030年的台北打造成了一個霧氣茫茫的冰冷未來都市,這個世界就算是白天也相當灰暗,晚上更是能見度極低,路上也極少見到行人,一幕台北橋上的摩托車瀑布,顯現出這個世界裡的市井小民們仍過著「高科技,低生活」的日子,這個世界的人際冷漠,主要角色都過得相當的痛苦的現實。
------------------以下有劇透--------------------
【緝魂】既選擇了電御叛客的外在包裝,想要探討的議題自然也顯得哲學,張震飾演的檢察官梁文超在有限的生命將盡前的狀態下,調查了一宗生技產業的豪門血案,一開始似乎只是純粹的豪門家庭劇,新歡妻子與前任自殺太太之前的仇恨、涉及了「巫術」與「靈異現象」等神秘主義色彩,然而在劇情不斷推進下,「意識轉換」與「拷貝人格」的元素在電影的後段冒了出來,這不再只是一樁不孝子/年輕太太謀殺父親/先生的的兇案,而是在描述一個人一輩子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於是希望能夠讓自己擁有新的人生的故事。
事件的首謀正是被害者王世聰自己,王世聰雖然是事業成功,然而卻渴望自己身為女性,顯然受限於現實當中的禮教束縛,他無法讓自己公開的轉換性別,因此必須要過著自己不想過的生活,這種生活造就了他的家庭悲劇,而他利用了科技將自己的意識複製到他人身上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再度擁有一個全新的人生,甚至還讓原本的身體與新身體受精懷孕,企圖讓生下的孩子成為自己往後的新身體。
但有趣的是,【緝魂】的故事的最後卻否定了這個「永生」的意義,王世聰雖複製自己的意識到他人身上,然而他原本的意識卻仍舊存在,這個舉動,並沒有讓自己擁有新的人生,只是產生了另一個自己期望成為的人,而這個意念、野心與自己相近的人開始爭奪自己擁有的財產、地位與人生。
說到底,【緝魂】中的王世聰所做的,只不過是一個父親在對自己人生不滿足之下,生養了一個更接近自己的後代(李燕)來取代自己所不認同的後代(王天佑),片中的兇殺,只是一個無法放手,而遭到自己的創作物毀滅的結局,這是一個相當道地的科幻哲學命題,無論是【銀翼殺手】當中的戴克與羅伊、【攻殼機動隊】的草薙素子、或是【駭客任務】的尼歐,縱使身處的世界中有強大的科技可以改造肉體、拷貝意識,但是這些角色們仍舊卡在自己在塵世間的貪慾與癡情當中。而【緝魂】的故事則是將華人的父輩與子孫輩之間的矛盾與對抗,透過科技的可能放大這些矛盾情感。
而透過張震所飾演的梁文超與他的妻子的對話與最終的結局,電影傳遞了一個訊息:我們期望一個過世的人還能回歸,並不是過世的人的本願,更多的,是親友對於過世者的思念投射,哪怕這回歸的人是不是過世的人本人,那也不重要了。
這一點,無論是在程偉豪過去的作品【紅衣小女孩】、或是這一部【緝魂】,都是一貫的,只不過【紅衣小女孩】比較玄幻,【緝魂】卻更加的純粹。
在華語電影這個對科幻題材相當冷感的市場,程偉豪能有創作這種故事的勇氣實在不容易,科幻電影的哲學議題對於觀眾可能過於難以理解,而外在的包裝更是有其難度,然而身為一位觀眾,我得未程偉豪與整個【緝魂】製作團隊獻上我的敬意,我真的非常高興,台灣不但終於有科幻片,而且還是頗進階的科幻片,不是那種為了轉移觀眾注意力來個爆破打鬥的科幻片。
再一次稱讚,程偉豪,真有你的!
【緝魂】生者留戀於逝者的回音【影評|半瓶醋】
https://youtu.be/dmU_67ecOqk
#緝魂 緝魂 The Soul
攻 殼 機動隊 innocence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續十天回答問題第六擊:#李岱樺 的提問
首先要感謝岱樺為這本書付出的努力!對於採用科幻元素,其實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因為老早想寫的就是一個未來的故事,所以很自然就會設想到,未來在科技上的種種可能性。我自己對於「寫科幻小說」是想保持一點距離的,有時貪方便也會說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但嚴格地說,它並不是正宗的科幻。我對專精的科幻小說懷有敬意,所以自己極其量也不過是寫了部「偽科幻小說」而已。(之前的《愛妻》也是如此。)你用了「科幻元素」去形容,是正確的。那就正如我也運用了哲學元素、懸疑元素等,是糅合了不同的材料的一個大雜燴。
換一個角度看,在這個集體和個體也被科技全面滲透和操控的時代,任何創作也不能無視科幻。不嫌誇張地說,從今開始,無論外在形態如何,主題如何,所有創作都將是科幻。寫愛情,寫政治,寫夢想,寫日常,甚至是寫歷史,也將要在科幻的意識(或無意識)之下進行。因此,已經不再存在選擇這回事。喜歡不喜歡,承認不承認也好,人類已經進入科幻時代。我所做的,只是順應著這股潮流,讓自己滑入新的領域。但是,我同時又想保持距離,不想自己完全被融解。於是,我採用了喜劇的形式,去抵抗科幻。
我不算是一個科幻迷,看的東西很零星,有時候甚至抗拒某些著名的科幻作家和作品。令我完全拜倒和傾心的,是《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由最初的士郎正宗的漫畫,到1995年押井守的經典電影版,神山健治的兩季電視劇和相關的劇場版,以及黃瀨和哉的Arise前傳等,系列裡幾乎所有作品我都喜歡。最不滿意的是Scarlet Johansson主演的真人版。最近Netflix上映的新劇季,採用了先進的3D電腦圖形技術,感覺卻不是很好,失去了手繪動畫的靈動感。(唉,這樣說實在太懷舊,太不科幻了。)我個人認為,在視覺力量和哲學深度上最震撼人心的,是押井守的第二部攻殼電影作品,《無罪Innocence》。雖然女主角素子幾乎沒有戲份,但這部真的是太太太厲害了!
#後人間喜劇 #請問董啟章 系列10之6
#新經典文化
攻 殼 機動隊 innocence 在 DJ NINJ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次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的由來及好看之處,還有系列作品的簡介。
希望大家會喜歡,也歡迎提出指教。
支持的朋友請記得按Like及訂閱!
PS. 《銀翼殺手》為台灣譯名,港版為《2020》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jninja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djninja1014
攻 殼 機動隊 innocence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即將於6月22日在日本上映的最新作《攻殼機動隊ARISE》,改編自原作漫畫,網羅了黃瀨和哉、沖方丁與原作者士郎正宗等豪華製作群,搭配以精緻畫面著稱的Production I.G製作,台灣也將於7月26日與日本同步發行第1卷日本航空版藍光並展開預購。本次由曾參與系列作品「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INNOCENCE」的動畫製作人黃瀨和哉擔任總監督,「殼中少女」、「蒼穹之戰神」的沖方丁出任系列構成及腳本,音樂由海內外知名的音樂團體「CORNELIUS」著手,原作者士郎正宗也加入成為製作群的一員,風格特異的眾實力派製作人集結,加上由人氣聲優坂本真綾主演等最新卡司的聲優陣容,勢必將帶給《攻殼》系列一個全新的體驗喔!
(C) 群英社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