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最新上線
📑精選文獻
1.多事的大賣場/許澤天
2.從中火操作許可證廢止案論地方制度法與行政程序法之適用關係/王毓正
3.論一目瞭然原則在我國刑事實務上之適用與評論(下)/吳信穎
4.刑事訴訟限制出境(出海)新制立法論/陳文貴
5.拓展業務的稅務須知—到美國設立公司實務案例解析/洪巍
📚期刊
1.人本教育札記384期(2021.06)
2.能力雜誌784期(2021.06)
3.消費者報導482期(2021.06)
4.臺灣數學教育期刊8卷1期(2021.04)
5.臺灣語文研究16卷1期(2021.04
📕論著
1.看漫畫認識社會企業:歡迎光臨龍尾市/卓軒而、蔡振榮、余家豪
2.會計學概要/來勝證照中心
3.外銷蔬果檢疫及憶驗策略研究/李國欽等
4.台灣漁業政策研究/胡興華等
5.Dragon Tail/Hinyi Cheuk、Yanto Chandra、Kaho Albert Yu
🗒教學案例
1.從紛爭解決的觀點探討我國勞動事件法之「調解制度」-兼論與日本勞動審判法之比較/林良榮
2.勞動事件審判程序-以加班費事件與舉證責任為例(含加班申請制)/邱羽凡
3.勞動事件保全程序/翁瑋
4.廠商財務週轉不靈致工程無法履約,如何解決?債權讓與及其他解決方案/孫丁君
5.勞動事件保全程序-以解僱與調職為例/彭敬元
🌐月旦知識庫 www.lawdata.com.tw
🔥最新購點優惠
http://qr.angle.tw/dzl
🔥另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限時活動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
拓 家 albert 在 咖啡貓aka楊盈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藝論紛紛X海鵬影業Albert談《「被遺忘的人生」及「不丹是教室」》
播出時間:2020/07/04 週六13:05
海鵬影業 / Swallow Wings Films
當疫情蔓延全球的時刻,還是有好事發生。
好比說,在台灣的我們,仍然可以參加台北電影節,仍然可以進戲院看電影。
本週藝論紛紛,將為大家邀請到海鵬影業董事長姚聖洋Albert,除了分享近日海鵬推出的「被遺忘的人生」及「不丹是教室」,同時也請Albert談談,身為經常必須飛往世界各國參加影展的他,這疫情這段時間有何觀察?電影又是如何在我們無法出國旅遊的時刻,如何持續開拓我們的視野?抑或是如何帶領觀眾理解當下,體貼那些我們其實忽略的人心?鎖定本週節目,然後記得一定要到戲院看電影—大銀幕的震撼、集體觀影的呼吸及喟嘆,是欣賞電影最美之事!
【藝論紛紛】播出資訊
台北地區FM90.9週六13:05
蘭陽平原FM90.3週日16:00
佳音Love聯播網
佳音電台FM90.9 +羅東電台FM90.3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拓 家 albert 在 詩生活-詩人雜貨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思思想想
#獨立書店的生與死
一場疫症,重新思考獨立書店定義
撰文/言士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焦點都放在經濟不景氣、死亡人數或疫苗的研發進度,當然少不了關於超級市場裡,人民把米糧被搶購一空的誇張場面。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人類面對疫症反應始終沒多少改變,大家依舊亂作一團、搶購食糧的場面與法國小說家卡繆(Albert Camus)在1947年出版的《鼠疫》所描述的仍然相似。
雖然有說閱讀是精神食糧,但現實世界裡被掃清的只有食糧以及遊戲機,精神食糧(書本)在書店依然孤單地等待認領。書店這行業經營困難,早是公開的秘密,其中原因正是閱讀經歷現代化的洗禮後,它仍然是無法與真實食糧比擬的「精神食糧」。更遺憾的是,面對疫症隔離政策所帶來的孤獨,閱讀對大部份人來說似乎已經不再是解藥,這也是讓書店更加不可能持續走遠的因由。
在疫症橫空出世以前,大型及小型書店、連鎖及獨立書店都各自為求存活尋找新路向,例如有大型連鎖書店開始百貨公司化,獨立書店則一直在生死之間做盡各種嘗試及掙扎,有時甚至要對原則妥協,書店開始為了生存失去書店的靈魂,這一切皆因閱讀無法提升地位所致。
當然疫症並沒有殺死書店,因為不少書店跟其他消費行業一樣,進一步走到網絡(或依靠網絡)。然而,不是所有書店都有條件依靠網絡,因為網絡是資本主義的遊戲。以「詩生活-詩人雜貨店」為例,每當書店面臨經營困難時,都有人提議拓展成為網絡書店,但其實網絡書店營運成本不菲,以獨立書店的規模根本無法承擔。
建立及維持網上銷售平台的成本極大,也因此「詩生活」在做的「書店網購」,其實只是利用網絡平台收發訊息,然後用人手包裝、郵寄出貨的手工業,而這種「手工網購」根本難以於水深火熱中拯救獨立書店。換言之,要依靠網絡就要有龐大的銷售規模,單純賣書不夠,還要賣其他商品增加收入,美國亞馬遜書店Amazon一早朝這方向走,說穿了,成本效益就是關鍵字。
我們對網絡經營充滿幻想,因為我們對資本主義充滿幻想,但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卻是不對等的,大多數小店都無法在這個殘酷遊戲中生存。疫症肆虐,網購平台的生意在逆市中大幅增長,反映不對等遊戲依然持續進行中,也讓不對等的事實顯得礙眼。百貨公司化的大型/連鎖書店在這個遊戲裡說不上如魚得水,但相對於獨立書店而言,絕對是多了一道重要的生存手段。
要做到規模,先決條件其實是淡化所有人性化元素,例如讀者在書店與店員交流閱讀心得需時,這不可能規模化;網購平台量產書介、減少人際互動交流,這才可以做到規模。玩資本主義遊戲就要去人性化,這個大潮流對獨立書店而言,就等如要消滅它們引以為傲的個性。
疫症下的獨立書店面對的不是經營問題,而是獨立書店引以為傲的個性在資本主義遊戲中並沒有影響力,而網購逆市瘋狂增長,局部揭示了這個絕望真相。對於獨立書店經營者而言,這並非新鮮事,有些獨立書店也活躍於社交媒體,並且努力保留人性化元素,只是這些元素在資本社會的成本越來越高,例如面對面對話交流需要空間,但租金無情。從這角度看,疫症無法重新定義獨立書店也沒有提供出路,反而揭示它們在高度資本社會的悲情結局。
獨立書店走入困局,疫情使其雪上加霜,生存希望唯有繫於我們對閱讀、交流、人性化的堅持與執著,甚至學習擺脫資本遊戲規則。疫情不能重新定義獨立書店,於是只能寄望我們重新定義生活。由新媒體興起到今日隔離,人類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孤獨,如今問題在於,應付這份孤獨,我們是依賴消費主義沉迷地孤獨下去,還是堅持人性化的交流與閱讀。
獨立書店一直堅持閱讀與交流就是答案,但這未必是這個世界的答案。獨立書店的生死關鍵不在於經營方法,也許繫於大眾應對現代孤獨的最後答案。再以「詩生活」為例,這書店在經營方面用盡所有掙扎方式,也一直堅持人性化交流,最近募資計劃更以邀請認養「黃書櫃」方式將香港「反送中」相關書藉引入台灣,其實也是重建人性共同體的嘗試,但日後書店的生死,答案只能交到讀者手裡。
#募資倒數8天
#詩生活的答案就在你的手裡
#募資連結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