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沖阿= =?? 我雖然有清洗底座但我都是用水沖乾淨晾乾後才用底座洗當作潤滑保養畢竟你真的拿剛 ... ... <看更多>
我都還沒用洗手乳洗_直接水洗就乾淨溜溜 在 將清洗後的貓砂盆拿去曬太陽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若你曾用塑膠杯喝咖啡、果汁再喝水,或用過塑膠便當盒帶過咖哩就知道,原先的氣味很容易殘留在塑膠上面。因此,若是使用了含有添加香氣的清潔劑(例如洗手乳、洗碗精、沐浴 ... ... <看更多>
Search
用水沖阿= =?? 我雖然有清洗底座但我都是用水沖乾淨晾乾後才用底座洗當作潤滑保養畢竟你真的拿剛 ... ... <看更多>
若你曾用塑膠杯喝咖啡、果汁再喝水,或用過塑膠便當盒帶過咖哩就知道,原先的氣味很容易殘留在塑膠上面。因此,若是使用了含有添加香氣的清潔劑(例如洗手乳、洗碗精、沐浴 ... ... <看更多>
... 所以使用起來用量很省,手指沾沾就可以開始作畫,因為是安全無毒的,就算是小小孩也可以一起玩,誤食也不會造成傷害~ #我都還沒用洗手乳洗_直接水洗就乾淨溜溜.
#2. ﹝袋鼠評鑑﹞妙妙熊變色泡泡抗菌洗手慕斯 2022袋鼠白金獎 ...
自己從以前都是使用慕斯類的洗手乳和洗面乳,主要就是覺得綿密的泡泡可以加倍清潔效果尤其是細微的地方都能夠很深入的清洗。氣味方面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清香 ...
#4. 你還在用錯誤方法洗內衣褲嗎?
陳安祺表示,貼身衣物丟洗衣機的話,最好跟淺色衣服一起洗,避免跟外褲、襪子混在一塊洗,而且最好裝在洗衣袋,免得因為摩擦而勾壞,如果擔心洗不乾淨, ...
#5. KaiaOla 草本柑橘洗碗精
KaiaOla耕樂草本柑橘洗碗精,使用上不需要擠壓非常多量,就能將碗盤清洗乾淨; 天然溫和的香氣是來自天然植物精油,難怪使用後,雙手不但沒有油膩的味道,也有淡淡的柑橘香 ...
#6. Re: [閒聊] 下廚前別忘了要正確洗手! - 看板cookclub
我知道一定要用洗手乳洗手(O), : 但是對抗菌洗手乳有著某種程度的迷思,總 ... 就洗一次手的習慣, : 這樣可以避免食材因為沒洗乾淨的手而交叉汙染。
洗面乳除了能洗臉現在還被網友發現是個超強去汙劑,有民眾拿一款號稱超控油的洗面乳,把她塗抹在瓦斯爐和抽油煙機上發現,陳年汙垢很快就被去除, ...
#8. 奶瓶怎麼洗?小細節別忽略!美國Dapple奶瓶清潔液哺乳媽 ...
再來就是清洗後的奶瓶擠乳器⋯手的觸感就是乾淨溜溜,曾經使用過它牌的兒茶素相關的成份標榜天然,可是每次洗完沖掉卻覺得還是有點油油的,感覺清潔力比較弱,目前為止我 ...
【刷具洗衣板】刷刷刷~~讓你的刷具乾淨溜溜! · 1. 先將刷具沾濕 · 2. 沾取些許肥皂在刷具上 · 3. 開始拿刷具在矽膠板上刷刷刷 · 4. 當彩妝都溶解的差不多了,直接用清水沖洗 ...
#10. 家庭清潔推薦|RafaGo牽著吉娃娃Home系列不只有效更加 ...
從芸芸寶寶出生之後我就沒用過奶瓶清潔液,原因是我不想讓新生兒接觸過多的化學物質,所以不管是奶瓶還是擠乳器我都只用清水清洗,接著放進奶瓶消毒鍋消毒就算清潔完成 ...
#11. 你還在用錯誤方法洗內衣褲嗎?
手洗內衣褲最乾淨? ... Q1:分泌物變多,都是內褲沒洗乾淨惹的禍? ... 培養皿,如果沒有適當清洗,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穿上這樣的內褲可能就 ...
#12. 【居家清潔】清潔人.一分鐘8元,沒有最低打掃時間限制
▽果然沒多久看到烘碗機裡頭都乾淨溜溜啦~使用起來不僅更有效率,也讓人更放心啦! ▽此外像是瓦斯爐架、瀝水籃也都拆下來清洗!
#13. 包包比馬桶髒5倍!洗包包完整教學:千萬別做這2件事
包包這樣洗才乾淨,還有減緩變髒速度的方法. 而除了平常的保養,清洗包包也非常重要,為了讓包包由內到外都清潔溜溜,日本 ...
#14. 【帶寶寶遠離病毒細菌|黃金盾抗菌清潔。低敏洗衣精。長效 ...
你有用過味道很濃很香精味的洗手乳,要用很多才勉強覺得洗得乾淨的嗎? 我有… 黃金盾的這三個味道都非常舒服,而且超!好!洗! 秦秦正在學吃飯, ...
#15. 【試用募集】滴露除菌泡沫洗手液
只是怕泡泡殘留沒洗乾淨通常只用清水沖洗但清水可沖去表面髒污卻無法真的洗淨雙手開. ... 第一次接觸到滴露這個牌子是在工作場合上遇到的,洗手都是放上滴露洗手乳讓 ...
#16. 家事皂用途多,只要配方對!除了洗碗洗澡,共有5種實用用法 ...
當所有碗盤都已經使用肥皂洗過,接下來要使用清水沖洗乾淨,由於使用清水的 ... 外,還必須擔心上面有沒有一些有毒的化學殘留物,因此用家事皂來清洗 ...
#17. 請問百靈9系列刮鬍刀該怎麼手動清洗刀頭...?
用水沖阿= =?? 我雖然有清洗底座但我都是用水沖乾淨晾乾後才用底座洗當作潤滑保養畢竟你真的拿剛 ...
#18. 市售清潔劑為何總是洗不乾淨? 世間沒有純天然與無添加 ...
若看到成分含有PVC、PAEs、FBA,都是有毒物質,拒買為妙。此外,本書更獨家附贈臺灣版零售化工原料行一覽,材料保證買得到、5個步驟之內就完成,任誰 ...
#19. 咖啡渣不只可以除臭,用途還有這些?!喝完咖啡別浪費!
如果鍋子不想加入清潔劑一起洗的話,也可以直接把咖啡渣倒入,和油汙一起拌炒,再用水沖洗就能讓油汙乾淨溜溜囉!不過清洗完後要注意,不要把咖啡渣丟 ...
#20. 居家清潔推薦》寶實潔Baby Clean~我的清潔神隊友!! 浴室清潔
而且啊~【寶實潔】細心到連漱口杯底部、洗手乳瓶身都幫忙刷洗乾淨!! ... 【寶實潔】不是像兔兒麻一樣拿抹布擦,而是直接用清潔劑水洗啦!!
#21. 英國Flower Monaco畫筆|4款無毒可水洗兒童畫筆推薦,讓 ...
用一般洗手乳搓洗完就完全看不到顏料了。事實上好幾次孩子畫到衣服,我都是沒有用手搓洗直接丟到洗衣機,洗出來一樣不著痕跡。好棒!
#22. 【居家】特力屋好幫手洗衣機專業到府清潔/年節大掃除/污垢
我手拿起來還滑滑的,好噁心! 最後還是被清洗的乾淨溜溜! 洗完就跟新的一樣 累積許多深層髒污、棉絮、和 ...
#23. 張麗卿老師_美妝保養品真心守護者
前幾天我男友來找我,因為他是痘痘肌,習慣用高清潔力的洗面乳,可是洗完皮膚常常像洗掉層皮似的,這瓶無泡潔膚膠卻能讓他的臉保持乾爽不油膩,後來我直接把另一條送他 ...
#24. 【團購】木酢達人洗衣精、洗碗精、廚房清潔 - 兔子洞裡的愛麗絲
愛麗絲大推木酢達人這個天然品牌喔~~~ 是我用了好幾年的愛牌, ... 重點直接推薦: ... 之前我都不知道還重壓,想說泡泡怎麼都洗不乾淨啊…
#25. 將清洗後的貓砂盆拿去曬太陽
若你曾用塑膠杯喝咖啡、果汁再喝水,或用過塑膠便當盒帶過咖哩就知道,原先的氣味很容易殘留在塑膠上面。因此,若是使用了含有添加香氣的清潔劑(例如洗手乳、洗碗精、沐浴 ...
#26. 網友分享彙整
因為有研究報告指出手機其實比馬桶還髒!!! 我們手機用完就一定不會特別洗手直接抱寶寶! 所以每天看到寶寶用過的布巾,就會順便提醒我用點酒精擦拭手機消毒一下!
#27. 好用的過碳酸鈉!
我之前的文章就有說過,如果要清潔洗衣機跟衣物,可以使用過碳酸鈉! 我之前有篇文章:『清洗洗衣槽會去買『檸檬酸跟…
#28. 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應該要勤洗手?
肥皂跟抗菌洗手乳的功能完全一樣,都是把手上沾附的微生物洗掉,用抗菌洗手乳在洗完手之後,其實到處東摸摸西摸摸,手上還是會沾滿看不見的微生物,想要用抗菌洗手乳洗完 ...
#29. 亞東院訊
研究指出「洗手不擦乾,還不如不洗」,因為手如果沒擦乾,手上細菌培養速度更快, ... 洗手乳或肥皂只用清水洗手、上完廁所後草率洗手、洗手後將手上多餘的水用衣服或 ...
#30. 洗鞋全攻略:球鞋布鞋怎麼洗?先了解4個觀念、7步驟正確洗鞋
「鞋子常洗才會乾淨」是常見的刻板印象,但其實鞋子清洗頻率取決於「鞋款材質、使用環境、穿著次數」等因素,若是材質較脆弱的鞋款,過度清潔反而會造成 ...
#31. Aether依鈦抗菌洗手慕斯搭配自動感應慕斯機連洗手都高級 ...
還沒 搓出泡泡就等不及把洗手乳沖水洗掉了. 這樣不僅無法洗淨還容易殘留,還得花更多時間沖洗. 所以我都會挑選直接按壓出來就是泡泡的洗手產品.
#32. 關於洗手的疑難雜症,這裡有解!
A:為預防感染症,洗手的重點就在於「洗乾淨」。 ... 雖然可以聽到有些人表示:「只用清水洗手似乎只會讓病毒擴散,因此如果沒有洗手慕斯我就不洗手」 ...
#33. 洗碗精可以當作洗手乳?皮膚科醫師:長期用恐造成皮膚感染
趙昭明醫師指出,洗碗精等去污產品中,都會使用界面活性劑增加去污效果,而洗碗精中會使用較強的界面活性劑,其種類與清洗皮膚用的並不同,若將環境、物品 ...
#34. 部落客推薦| renogreen
以往使用浴室的清潔劑都會有刺鼻的味道,綠極淨Reno Green使用起來除了沒味道還完全不會咬手,除了浴室還可以用來清洗廚房或是烤箱、氣炸鍋這些不易清洗的小家電,直接 ...
#35. 日本銷售第一洗手乳,好清洗不咬手病菌髒污out!
現在一天洗手次數是以前的好幾倍,洗久了真的會咬手、變粗、脫皮,直到我改用日本獅王的洗手慕斯後,狀況終於改善。 - 大丈夫週記::486部落格.
#36. 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 - Google 圖書結果
牆上掛滿油畫,都沒有框,很隨興掛上去,抽象的人物身體或自然景物的大色塊表現, ... 他將行李拿到主臥室,又查看走道浴室,那裡有一些陌生的新擺上去的洗手乳毛巾等。
我都還沒用洗手乳洗_直接水洗就乾淨溜溜 在 Re: [閒聊] 下廚前別忘了要正確洗手! - 看板cookclu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HelloToby (我是Toby)》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下廚前別忘了要正確洗手!
: 時間: Fri Jun 12 13:13:31 2015
:
:
: 網頁版: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2015/06/blog-post.html
:
: Cookclub專屬文字版(跟網頁版文字不完全相同,BBS版是專屬這裡的!):
:
: 哈囉Cookclub版的大家,
: 最近Mers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 心情也為此受到一點影響。
: 有一天我早上起床連上網路之後,
: 看到一張網路瘋傳的照片,
: 整個就是驚為天人,
: 這一張圖除了讓我超驚艷之外,
: 更讓我體內的公衛魂整個燃燒起來,
: 想要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重新把洗手這一件應該被重視的生活小事
: 用一種很嚴謹的態度,
: 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認真的去執行。
:
: 想要po在這個地方跟大家一起討論洗手的重要性,
: 除了跟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有關係之外,
: 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實洗手的這一個步驟,
: 跟下廚煮菜的衛生安全也有很大的關聯。
:
: 先給大家看那張照片吧
: https://www.microbeworld.org/component/jlibrary/?view=article&id=13867
: (照片原始出處↑)
:
: 這是一張一位在卡布里洛學院(Cabrillo College)的微生物學家(Tasha Sturm)
: 為了修習微生物學課程的學生們所準備的照片,
: 這位微生物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媽媽,
: 她想讓班上學生知道她八歲半的兒子從外面玩耍回來後
: 手上到底沾了些甚麼東西,
: 所以做了這個小實驗。
: 她把兒子的手放在微生物培養基上,
: 看看這個進門後沒洗手的小子手上到底能培養出多少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
: 結果如圖所示!
:
: 自然界是很奧妙的,
: 雖然用肉眼看不到,
: 但是我們的確是跟許多的微生物(細菌、真菌...)並存在這個世界上。
:
: 你看到這張手掌上培養出微生物的照片可能會覺得很恐怖,
: 但其實這些沾附在我們身上的微生物並不完全都是對人體有害,
: 要知道這世界上其實是同時存在著好菌以及壞菌的。
: 只可惜我們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兩者的差別,
: 所以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個人衛生習慣,
: 以減少病菌沾付在手上的機會。
:
: 最近Mers話題延燒,
: 希望大家看到這張圖片請不要恐慌,
: 不要因此開啟緊張模式然後一直洗手洗不停。
: 也不用特別去買抗菌洗手乳,
: 研究已經證實抗菌洗手乳跟普通的肥皂效果是一樣的,是一樣的,是一樣的!!!!!
: 而且有一句話請你一定一定要記得
: "重點是你怎麼洗手,而不是你用甚麼洗手"。
:
:
: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
:
: 濕: 以乾淨自來水沖濕雙手,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搓: 兩手心互相磨擦,自手背至手指搓揉,搓揉手掌及手背,擦洗指尖,徹底清潔手部至少20秒。
: 沖: 刷洗雙手至手叉至少20秒。
: 捧: 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
: 擦: 取紙巾擦乾雙手,再以紙巾墊手旋轉水龍頭,以免再度污染。
:
: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
: (要使用肥皂/洗手乳洗手才能有效的帶走附著在手上的細菌,光用水洗是不行的!!!)
: (不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仍然會附著環境中的細菌,比沒有洗手之前還髒,所以一定要
: 擦乾!!!)
: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
:
: 小結1:
:
: 1. 你的手無時無刻都在沾付外界的微生物
: 2. 微生物有好有壞,所以不要過度恐慌
: 3. 勤洗手,藉此減少有害病菌附著手上的機會
: 4. 重點是你怎麼洗手,而不是你用甚麼洗手 (不用刻意使用抗菌洗手乳)
: 5. 仔細洗潔雙手(尤其是外出後還有擤完鼻涕後),在洗手後認真把手擦乾,並且減少
: 用手碰觸眼、口、鼻的機會
:
:
: 聊完洗手的話題接著說到下廚這件事,
: 這裡是Cookclub版,
: 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在準備食材之前應該洗手,
: 但是是否都有照著以上步驟正確洗手呢?
: 這問題的回答我就不敢肯定了。
:
: 就先說我自己好了,
: 我自己承認一直錯誤洗手很多年了,
: 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是到了食品科學實習課被助教或者是老師指正才慢慢改正的。
: 我知道一定要用洗手乳洗手(O),
: 但是對抗菌洗手乳有著某種程度的迷思,總是花大錢去買其實跟肥皂功能一樣的
: 貴森森超抗菌洗手乳(X),
: 其實肥皂跟抗菌洗手乳的功能一樣,都是把手上沾附的微生物洗掉,
: 用抗菌洗手乳在洗完手之後,
: 其實到處東摸摸西摸摸
: 手上還是會沾滿看不見的微生物,
: 想要用抗菌洗手乳洗完之後就一勞永逸兩手清潔溜溜,
: 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這麼好康的事情(淚)
:
: 我另外還犯了一個大錯就是,
: 洗完手之後都不會立即擦乾,
: 手上有水分其實會沾附更多看不見的微生物跟髒汙,
: 這習慣我也是花了好一陣子才改過來的(嘆氣)
:
: 最後要提到一點也很重要的,
: 大家一定知道生食熟食的覘板要分開用,
: 可是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有在煮菜過程中,
: 每接觸到一種新食材就洗一次手的習慣,
: 這樣可以避免食材因為沒洗乾淨的手而交叉汙染。
:
:
: 小結2:
: 1. 煮飯前一定要正確洗手
: 2. 不要迷信抗菌洗手乳,洗手乳跟肥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 3. 每接觸到一種新食材就要洗一次手避免交叉汙染
: 4. 洗完手要記得擦乾
:
:
: 不好意思我總是越寫越多,
: 就先打住在這裡好了 :)
: 希望我的拋磚引玉能夠引起大家對洗手的重視,
: 一起注重衛生的煮菜,
: 然後一起開心的上菜吧!
: ^_________^
:
:
: --
:
: Toby's Cooking Lab*
: 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60.209.62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34086023.A.698.html
: 推 mamaway: 我也是每碰一個食材 一個廚具就洗手.... 06/12 13:30
: → mamaway: 超浪費餐巾紙的! 06/12 13:30
: → cineyy: 也可以使用熱消毒過的擦手巾,比較環保。不過我一天一個人 06/12 17:49
: → cineyy: 大概就要用掉6~12條小塊的擦手巾,選擇小塊的比較方便替 06/12 17:49
: → cineyy: 換清洗 06/12 17:49
: 推 zvezda: 推! 06/12 18:28
: → zvezda: 用過的擦手紙巾可以晾乾收集起來 拿來擦油污什麼的很方便 06/12 18:29
: 推 EVASUKA: 推樓上,根本也不用晾乾。直接拿來擦浴室地板落髮之類的 06/12 18:59
: 推 Dusha: 真要說環保,其實噴70%酒精應該最棒 06/13 00:20
: → Dusha: 手都不需要使用餐巾紙擦乾XD 06/13 00:20
: 推 jejeyu: 煮一煮,微生物也熟了,一起吃還好吧? 06/13 09:39
: 推 butter1211: 推正確洗手法!!雖然煮就熟了但養成衛生習慣很重要 06/13 11:44
: 推 alin147: 推酒精 06/13 14:14
: → forfly: 正確洗手是很重要沒錯,但是一直擦手製造的紙巾 06/13 16:22
: → forfly: 還要找地方晾乾或是存放,沒晾乾的話,只是孳生更多細菌 06/13 16:23
: → forfly: 後續沒弄好,比沒擦還糟 06/13 16:24
: → forfly: 酒精我覺得不推薦,噴一噴,手又馬上摸食材餐具 06/13 16:25
: → forfly: 然後又被你吃下肚,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06/13 16:25
: → forfly: 然後說要每接觸一種食材就要洗一次手,就理論來說是正確的 06/13 16:26
: → forfly: 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除非像一樓自己切身實行 06/13 16:27
: → forfly: 工作回家忙著洗切煮都來不及,還有那個閒情逸致拿一樣 06/13 16:28
: → forfly: 洗一次手嗎? 06/13 16:28
: → forfly: 過度洗手也不見得就無菌,適度就好了 06/13 16:29
: → forfly: 不然會變成強迫症 06/13 16:29
: → forfly: 再說,也不見得每樣食材都需要拿了就得洗一次手 06/13 16:30
: → forfly: 舉例來說同樣是生肉,切了雞肉,為什麼不能馬上接著切豬肉 06/13 16:30
: → forfly: 切好雞肉>洗手>切豬肉>洗手,雞豬之間的洗手真的有必要? 06/13 16:31
: → forfly: 又如同樣是處理蔬菜,在蔬菜都清洗好的情況下 06/13 16:32
: → forfly: 切小黃瓜>洗手>切蔥>洗手>切紅蘿蔔>洗手 06/13 16:33
: → forfly: 真的有必要每換一種食材就要洗手>擦乾>再開始切嗎 06/13 16:33
: → forfly: 再說一次,洗手保持清潔很重要,但是洗太多就是強迫症... 06/13 16:34
: → Dusha: 其實我同意樓上 不需要過度洗手 換每樣食材都要洗有點over 06/13 17:07
: → Dusha: 不過 酒精殺菌法是沒問題的喔 實驗室都是這樣 不太會汙染 06/13 17:07
: → Dusha: 噴在手上 手就幾乎是無菌狀態了 06/13 17:07
: → forfly: 樓上誤解了,我的意思不是無菌不無菌的問題 06/13 18:14
: → forfly: 用酒精殺菌當然是有效的,但是用酒精擦手消毒以後 06/13 18:15
: → forfly: 手就直接接觸食材,而剛剛擦在手上的酒精也跟著接觸食材後 06/13 18:16
: → forfly: 吃下肚,擦手的酒精是食用級的嗎,吃下肚也沒關係的嗎? 06/13 18:17
: → forfly: 在實驗室裡也會使用酒精消毒沒錯,但是消毒以後你不會 06/13 18:17
: → forfly: 直接接觸食物,從而把食物吃下肚吧 06/13 18:18
: 推 s71520: 理論很好,但是實際施行上......家庭主婦無時無刻都在洗 06/13 18:18
: → forfly: 為了消滅細菌,結果或多或少的吃下消毒用酒精 06/13 18:19
: → s71520: 很難不得富貴手呀... 06/13 18:19
: → forfly: 畢竟你無法保證那些酒精在短短數秒就會完全徹底揮發無殘留 06/13 18:19
: → Dusha: f大所言甚是 我確實覺得要買藥用級的酒精才行~ 06/13 19:38
真的很開心這一個議題竟然可以獲得這麼熱烈的討論,
而且我還獲得了一個m!
這在戰況激烈的Cookclub版來說真的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其實我得到的推文也只有8推,不過我已經很開心啦,
請允許我偷偷自我感覺良好一下,謝謝~)
身為原作者,
看到這麼激烈的討論,
一定得自己回文把問題說清楚一點才對得起版友們熱烈參與的熱情。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先自己把口號喊一遍,
喔對了,如果你/妳是這一篇回文才看到這個口號的網友,
請一定要回上一篇文去看正確的洗手過程,感謝感謝,
勤洗手保健康。
看完了大家的討論,
基本上可以歸結出幾個討論項目。
###洗手的時機###
知道了正確洗手的過程之後,
接著就是了解洗手的時機了。
原本的文章我只有大略的提到外出後、擤完鼻涕後、還有煮飯前應該洗手,
就再這裡補充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洗手五時機",
抓住必須洗手的時機洗手,就不會過度洗手,也不用怕洗手洗到強迫症了~
資料來源:
https://www.tpech.gov.taipei/ct.asp?xItem=140544&CtNode=14750&mp=109171
洗手五時機
用肥皀(soap)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之一。
民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病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
以下五項洗手時機,將更具體呼籲民眾,落實洗手於日常生活中。
1.吃東西前: 不論是否使用餐具,吃東西前都應洗手。
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
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
吃東西時雙手難免接觸到食物,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
2.照顧小孩前: 碰觸、逗弄、照顧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嬰幼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容易因感染病菌而生病,
且常見於家中大人或大孩童(無症狀),
由外帶回家的病菌傳染。
因此大人或大孩童返家後應更衣洗手,
嬰幼童照顧者於摟抱、親吻或餵食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3.看病前後: 進入醫院前,應先洗手;看病結束離開醫院前,也應該要洗手。
(1).無論是病患或陪同家屬,進入醫院前應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
保護醫院內其他抵抗力弱的病患
(2).在醫院的就診環境中(桌椅、門把等),容易直接或間接接觸到病菌,
故看病後、離開醫院前也要洗手,洗掉手上看不見的病菌,保護自己,
也避免把病菌帶回家中。
4.上廁所後: 不論是大號還是小號,如廁後都應該要洗手。
如廁過程中,雙手難免會接觸到尿液或糞便,
甚至在翻馬桶蓋、開關門、沖水等動作時也可能沾染到病菌,因此上廁所後應洗手。
5.擤鼻涕後: 雙手有接觸到口鼻分泌物時,就應該洗手。
平時應避免用手碰觸口鼻,以避免吃進病菌,特別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如:流鼻涕),
鼻腔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即使用手帕、衛生紙等擤鼻涕,
雙手仍可能沾染分泌物或病菌,一定要洗手,避免病菌傳播。
###煮飯前/煮飯時該洗手還是噴酒精?###
先說結論:正確的洗手就夠了。
參考資料:
傳統洗手和酒精性乾洗手液之比較 台大醫院 感染管制委員會
https://www.nics.org.tw/old_nics/magazine/13/02/13-2-4.htm
(寫得非常完整,建議閱讀)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請先想一想,
煮飯前為什麼需要清潔雙手?
煮飯前必須仔細清潔雙手的目的其實在於,
在接觸到即將烹煮的食材之前,
先將手上附著的微生物去除以免汙染食材。
根據參考資料,
認真洗手一分鐘可以去除手上98%以上的暫時性菌叢,
跟酒精乾洗手液有接近同等的效果,
考慮到煮菜過程中有極大可能不止清洗一次雙手,
加上參考資料提到的,
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大多只會搓揉手心、手背而忽略了細菌潛藏的指尖、指縫,
而且酒精又有放置位置容易造成小朋友誤食的危險,
所以我仍然建議,
正確的洗手就夠了,
實在是不需要用到酒精殺菌。
###煮菜過程中,到底需不需要一直洗手###
先說我的結論:要,為的是避免交叉汙染。
參考資料;
https://www.doh.wa.gov/portals/1/Documents/Pubs/332-036-CH.pdf
(或是google 交叉汙染、微生物性食品中毒)
食物的表面跟我們的雙手一樣,
布滿了微生物。
生肉、生魚、蛋殼、蔬菜表面都充滿了不同種類的細菌以及微生物。
避免交叉汙染的意思就是,
要避免某種食物上的細菌轉移到另一種食物上。
想想看生食和熟食之間&生食與生食之間的交叉汙染就知道有多恐怖。
想想生肉的血水(充斥著很多細菌),如果沾染到了煮好的菜餚,
造成的交叉汙染會是怎麼樣的情況?
想想生雞肉的血水,不小心沾在手上之後,
如果我們用這雙沾上血水卻沒有清洗乾淨的手(常常是以為沒看到就以為沒沾到),
接著去處理生豬肉(豬血水沾一下)、生牛肉(牛血水沾一下)、海鮮類(魚貝表面細菌沾沾)
甚至是生鮮蔬菜...
(剛切好的準備撒在菜餚上或是加在醬料裡的蔥花被雞豬牛魚血水都沾一下)
造成的交叉汙染又是怎麼樣的情況?
就算是蔬菜,也有處理上要注意的事項。
蔬菜水果都需要先清洗再切,
因為蔬果表面如果有會製病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會在切開蔬果的時候接觸到蔬果內部。
試想我們用一把刀切開帶土的馬鈴薯,馬鈴薯表皮上的微生物被沾在菜刀上
還有手上,接著我們又用這雙手切等等飯後要吃的水果,
這樣造成的交叉汙染會是怎麼樣的結果?
所以我始終堅持,
每處理完一種食材或是一道程序,
就花時間好好的洗洗手。
我知道這聽來理想的理念會給忙碌的家庭主婦們帶來多少額外的工作。
我自己也天天下廚,
我是學生同時擁有一份工作,同時也天天過著忙碌的生活,
我完全了解這看似理想的避免交叉汙染的步驟有多煩瑣
以及執行起來有多浪費時間。
是,真的很麻煩,也很浪費時間。
可是我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學會了這麼重要的知識之後,
假裝自己不知道交叉汙染的嚴重性。
所以我選擇投資這些時間去換一個安心。
所以我總是在煮飯的時候,
認真且認份的一直洗手,也一直用紙擦手。
我也沒有辦法在了解了洗手的重要性之後,
不分享給那些每天認真與我分享美食食譜的版友們,
所以我選擇po文並且解釋清楚我po文的原因以及背後的原因。
這是我的情況和心聲,給大家當參考。
我的ID是拖筆,
可是一想到該寫的東西總是怎麼寫都寫不完。
這是一個公共的版,
再寫下去就會變成個人版了.....
這完全不是我原本的用意。
我了解的知識以及資訊大概就是這樣,
若有其他的問題就等更厲害的版友們幫大家解答,
先感謝版主群們總是允許我寫這種落落長的傷眼文章,
也感謝堅持看到這裡的大家。
如果不嫌棄的話請給我個推推吧~~~
Again,一起注重衛生的煮菜
然後一起開心的上菜吧~~~
^________________^
--
Toby's Cooking Lab*
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60.209.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34268777.A.B09.html
謝謝t大的意見,
交叉汙染的意義很廣,
本文其實著重在t大提的"交互食材汙染"上,
並無提及"觸碰調味瓶"的部分。
手上的細菌何其多,
真的不能只看廚房用具有沒有卡油汙或黑點就可以判別是否存在食材的交互汙染,
要落實避免"交互食材汙染",
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沾染不同食材的媒介(這裡指的就是手),
有沾染到不同食材進而造成食材交叉汙染的機會。
在拿取不同食材之前正確洗手是值得考慮的方法,
給t大做個參考,謝謝。
謝謝O大,
請恕我重申一次,
本文著重的是"洗手如何幫助避免交互食材汙染",
當完成一次徹底洗手的之後,
縱使接下來的做事順序正確,以及器具分類使用確實
如果在用手拿取不同食材的過程中沒有將手好好清洗,
仍然是有"食材交互汙染"的可能性的。
O大所言甚是,
本來就不需要每拿一樣食材就洗一分鐘,
我原文提到的洗手五步驟,
濕: 以乾淨自來水沖濕雙手,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 兩手心互相磨擦,自手背至手指搓揉,搓揉手掌及手背,擦洗指尖,徹底清潔
手部至少20秒。
沖: 刷洗雙手至手叉至少20秒。
捧: 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
擦: 取紙巾擦乾雙手,再以紙巾墊手旋轉水龍頭,以免再度污染。
認真算來手碰到水的時間也只有20秒而已,
真的不用太over去洗到一分鐘的手。
很開心知道O大是一個不會用拿生肉的刀與砧板去切蔬菜以及蔥花等食材的人,
我想我就是O大口中那種"不正常"的人吧...(是說這樣就被歸類為不正常也太慘...)
我一剛開始在宿舍自己煮菜的時候是沒有這種觀念的,
自己一個人在外地自炊生活沒有媽媽在身邊照顧的孩子,
很多事情會沒有辦法注意到,
所以會希望把這個重要的觀念跟其他人分享,
請大家千萬不要拿切完生肉的刀和砧板去切蔬菜以及蔥花等食材。
C大說得沒有錯啊,這幾種狀況真的需要用肥皂洗手!
我是不清楚一日盡量15種蔬果的說法或是建議攝取量是那裡提出的
(我google了也沒有找到,請好心版友提供資訊,謝謝),
其實每天能夠做到5種或是7種蔬果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不過蔬菜水果多吃多健康,如果真的攝取到15種蔬果,
洗手的次數最多也就二十幾次,跟洗幾十次的手其實還有一點距離。
自己在家下廚除了省錢的考量另一個就是衛生的考量,
要兼顧到時間管理與衛生習慣兼具,
本來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會衍生出不想煮了的念頭也實屬正常。
但也就是因為這些煩瑣的事情都有其重要性,
才更突顯那些堅持自己在家天天下廚又龜毛勤洗手人們毅力的可貴之處,
不是嗎? :)
對阿,如果高溫殺菌就可以完全避免食物中毒
那為甚麼還要擔心交叉感染呢?
因為,
"
有些細菌在生長時能產出使人食物中毒的毒素。
細菌可以通過再次加熱被消滅掉,但是毒素仍會存在。
肉毒毒素和葡萄球菌毒素是兩個再加熱也不能使食物安全的兩個例子。"
食品的製備保存都是一門學問,
很多眉眉角角的注意事項需要去小心。
說是強迫症也好,說是太執著也罷,
如果單純加熱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政府機關以及專家學者就不需要花費金錢精力擬定這一注意事項。
多方閱讀以及接觸完整的資訊會對於事情的全盤了解有幫助。
下面兩篇專業文章推薦給f大以及有興趣的版友閱讀:
微豈不足道–微生物汙染的危害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312/10312-03.pdf
食物保護手冊 (寫得非常清楚,推薦閱讀)
https://www.nyc.gov/html/doh/downloads/pdf/rii/fpc-manual-ch.pdf
很多你提出的問題,
都可以在這兩篇文章中找到解答。
當然有差,
蔬菜碰到切完生肉的砧板後如果被汙染了會產生煮熟也無法去除的毒素
但是蔬菜和已經煮熟的肉類在鍋內碰到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食品安全要認真的說起來可以開一個學期的課程都說不完,
大家真的要多閱讀有根據的報導,
有問題就多google一下,
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請相信那些專家學者寫出以上我提供的資訊是因為每個該注意的步驟都有其重要性。
而我在這裡發文
鼓勵大眾及版友勤洗手絕對不是我本人閒著沒事或是強迫症發作,
一切都只是希望正確的,已經被研究出的實驗結果以及
有科學證據支持的觀念能夠讓大家對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議題有一些約略的了解
謝謝大家。
是的,所以處理肉的過程也都要小心
避免肉品本身被致病菌汙染
每一種食材在處理上都要注意。
D大可以參考上述的食物保護手冊。
結論: 我不知道(?!)
D大我不是要鬧你的,
我是真的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危險。
因為我們都看不到微生物的存在,
所以其實不知道到底最後會發生甚麼事情。
加上你所使用的肉&菜是否是一次性的量
也都是關鍵。
如果你的肉有好好保存
加上拿出來的肉&菜都會被完全煮完
基本上我覺得是不需要太擔心。
(最怕的是生肉汙染了下一次才要煮的新鮮蔬菜)
你可以參考FDA的家庭飲食衛生原則
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08&pid=422
好好處理你的肉品。
你可以使用兩個砧板:
一個砧板處理一次要用的蔬菜量,一個砧板處理一次要用的肉量
肉類和蔬菜分別在不同的砧板上處理,處理前先正確洗手
把處理完的肉類和蔬菜放在同一個盤子裡,
一道菜放一個盤子,
烹調的時候食材按照順序下鍋,
最後用肥皂清潔砧板,
應該就比較保險了,
提供給你做參考。
※ 編輯: HelloToby (149.160.209.62), 06/15/2015 01:29: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