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earch
茅塞 · 名詞解釋: 「茅塞」語出〔孟子‧盡心下〕;孟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這是孟子告誡學生高子的話;孟子認為只要人心稍有怠惰, ...
盡心章句下(二十一)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註釋」 高子:齊人,曾學於孟子,向道未明,去而學 ...
#3. 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何解?? - 百度知道
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
#4.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二十一節
盡心章句下·第二十一節作者:佚名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閒,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譯文及注釋譯文孟子告訴高子說:“山上的小路是 ...
#5.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 阿摩線上測驗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盡心下》) 下列何者最接近孟子教導高子的為學態度: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1,介然2用之而成路;为间3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心矣。” 【译文】. 孟子说:“贤人一定会用自己的明白来 ...
盡心下》孟子謂高子1>曰:「山徑之蹊間,介然2>用之而成路;為間3>不用,則茅塞4>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解〕(1)高子: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嘗學於 ...
#8. 茅塞:引證解釋,典故,注釋,原文翻譯,本篇賞析,作者簡介,作品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明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 ...
#9.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題庫堂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盡心下》)下列何者最接近孟子教導高子的為學態度:(A)學貴虛心, ...
#10. 茅塞定義 - 字典百科中文版
茅塞 [máo sè] 1 個意思, 未分類: 茅草塞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後比喻知識未開, ...
#11. 矛」二字常有誤用的情形,如:「名列前茅」、「自相矛盾 ...
「矛」是指「古代用於打獵或戰爭的長柄武器」,為兵刃中最長之物,如:矛戟(ㄐ ... 孟子跟他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
#12. 茅塞頓開- 同義|注音|拼音|英文- 哆語線上成語字典
形容原來心裏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13. 茅塞顿开(汉语成语)_搜狗百科
出自《孟子·尽天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基本信息. 中文名茅塞顿开. 外文名suddenly see the light.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14. 茅塞解釋/註音/是什麼 - 造詞
詞語解釋: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 ...
#15. 【成語百科】茅塞頓開 - 人間福報
所以孟子跟他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 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心,要常常去存養它、關心它,好比山間的小路,經常有人 ...
#16. 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有何意义? - 作业帮
出处:《孟子·尽心下》中,有“孟子谓高子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一句. 翻译: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 ...
#17.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體現的哲學 ...
【解析】題中詩文的意思是“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現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這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 ...
#18. 孟子論教與學| Physics - Quizizz
山徑 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下列選項何者敘述正確? answer choices. 山徑,徑,音ㄐ一ㄥˋ,山坡。 蹊間,山間溪谷.
#19. 汉典“茅塞”词语的解释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 ...
#20. 頓開茅塞意思 - 三度漢語網
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成語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1. 顿开茅塞的成语解释- 头条搜索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句. 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 ...
#22. 《孟子.盡心》:「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 Facebook
盡心》:「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下列選項合乎本文意旨的是: (A)千里之行,始於足下(B)流水不腐,戶樞不蠹(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 ...
#23. 219. 孟子有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 - 河南华图
219. 孟子有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品读这寥寥数字,实在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路与路之间大相径庭,有的路崎岖 ...
#24.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 快懂百科
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作品注释. 编辑.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 ②径:山路。
#25. 毛塞頓開的塞是啥意,毛塞頓開的塞的意思 - 我樂網
1樓:加. 茅塞:. máo sāi.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26. 七个美国总统引用的十句经典中文诗句 - 南京翻译公司
背景说明:在2009年7月开幕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奥巴马引用了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并解释说,美中两国的任务 ...
#27.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Monacom
【典故出處】,先秦孟軻《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成語意思】,茅,茅草;塞,堵塞。 茅草塞路;突然開通 ...
#28. 今茅塞子之心矣的意思 - 乐活网
意思是“茅草把你的心也给堵塞了”。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原文: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9. "頓開茅塞"什麼意思 - 英語翻譯
dùn kāi máo sè 【解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30. 《孟子與盡心篇》路是走出來的南懷瑾 - 每日頭條
成語詳解丨茅塞頓開讀音:máo sè dùn kāi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釋義 ...
#31. 顿开茅塞dùn kāi máo sè - 沪江韩语
成语解释: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 ·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成语 ...
#32. 豁然開朗的成語意思是什麼 - 問思網
【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舉例造句】: 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鐘的談話,可是他好像使林道靜 ...
#33. 嘴砲戰神孟軻參上! - Meme 梗圖倉庫
出自國文考卷: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釋: 蹊:小路介然:此指堅持不停止為間:隔一段時間茅塞:茅草 ...
#34. 茅塞頓開 - 求真百科
... 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開了,比喻原本閉塞的思路,因為受到啟發,立刻理解、明白。出自《孟子·盡天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35. 求道拜佛- 仙佛聖真|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求道拜佛》電子書- 南海古佛慈訓夫天道自然,人性俱足圓滿般若,從容而可到達波羅蜜也。 ... 孟子曰:山徑之谿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36. 茅塞頓開是什麼意思,茅塞頓開是什麼意思10 - 迪克知識網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37. 詞語:茅塞(注音:ㄇㄠˊ ㄙㄜˋ) | 《國語大辭典》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茅塞”注音為ㄇㄠˊ ㄙㄜˋ,拼音為máo sè,意思是茅草塞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 ...
#38. 毛塞顿开-茅塞顿开(列人一)-爱问知识人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教育/科学. 1个回答. 茅塞顿开的意思是 ...
#39. 學貴有恆
我看啊,現在你的心已經完全被茅草塞住囉!」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ㄒㄧ,人行處也)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40. 茅塞的意思- 漢語詞典
漢語網茅塞的解釋:《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 ...
#41. 茅塞是什么意思 - 汉语词典
拼音 máo sè. 繁体茅塞. 基本释义1.《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
#42. 頓開茅塞四字成語故事 - 國文班
2016年5月1日 — 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成語繁體:頓開茅...
#43. 茅塞頓開的讀音是什麼 - 多學網
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44. 茅塞頓開什麼意思茅塞頓開的意思- 經驗 - 摩登站
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2、【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3、...
#45. 茅塞- 國語詞典 - 字典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峽, ...
#46. 山徑造句 - 國語辭典
拼音 shānjìnɡ. 簡體山径. 解釋山間的小路。[例]山徑蜿蜒|馬穿山徑菊初黃。 ... 12、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13、 從容步山徑,撫松竹, ...
#47. 茅塞頓開的典故,茅塞頓開的成語故事 - 貝塔百科網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48. 頓開茅塞四字成語故事- 國文雲
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成語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49. 茅塞_百度百科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 ...
#50.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體現的哲學 ...
山徑 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包含...內容:問題詳情: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 ...
#51. 103 年交通事業鐵路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 公職王
間的浪濤中才能夠形塑而成。 人品,表現在處事原則的堅持上。亞聖孟子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 則茅塞之矣。」世間事理總有無法釐清,萬頭眾緒 ...
#52. 茅塞的意思/解釋
詞語解釋: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 ...
#53. 國文-小試身手 - แปลภาษาจีนเชียงราย半調子翻譯中文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意思是:山坡的小徑只有一點點寬,經常去走它,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隔一段時間不去走它,茅草就 ...
#54. 回译- 日记 - 豆瓣
回译出处:《孟子·尽心下》中,有“孟子谓高子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一句.翻译: 孟子对高子 ...
#55. 每日國學:山間小道 - 壹讀
孟子謂高子曰: 「 山徑之蹊間(1),介然(2)用之而成路,為間(3)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56. 茅塞(拼音:máo sè ,注音:ㄇㄠˊ ㄙㄜˋ) | 一把刀《漢語詞典》
漢語“茅塞”拼音是máo sè ,注音是ㄇㄠˊ ㄙㄜˋ,解釋:“茅草塞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57. 1 0 2 年國軍飛行常備軍官班招生入學甄試國文試題( B 卷)
作戰篇》認為「善用兵者」可達「勝敵而益強」的效驗,其做法,下列何者不在其內? (A)取用於 ... (B)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
#58. 茅塞頓開的意思? - 雅瑪知識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
#59. 國文考科
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修 ... (C)智者的一句話,往往能使人在驟然之間領悟到人生的真締 ...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60. 【茅塞】的意思是 - 成語故事
【茅塞】的意思是:茅塞máo sè《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61. 茅,塞,是什麼成語 - 嘟油儂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62. 成語玩命猜茅字和塞字答案是哪個成語 - 就問知識人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2樓:匿名使用者. 謎底答案:茅塞頓開. 成語意思:茅塞:喻人思路 ...
#63. 淡江大學109 學年度進修學士班轉學生招生考試試題- 系別
《孟子》云:「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有關孔子教育理念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A)如雷灌耳(B)風塵僕僕(C)嚴刑峻罰(D)不逕而走.
#64. [頓開茅塞]成語解釋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頓開茅塞]成語造句. 聽了老師的一席話,我頓開茅塞。
#65. 國文
下列文句敘述,意思與「恆心」相關的選項是(A)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 復也(B)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C)蓬生麻中,.
#66. 矛塞頓開的意思是什麼,茅塞頓開是什麼意思? - 知識的邊界
〖出處〗《孟子·盡心下》:.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 〖例句〗. 〖近義〗恍然大悟.
#67.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06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轉學生招生考試試題
乃借水為喻,說明時光一去不回頭,為學應把握光陰. (B) 孟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乃強調學習環境的.
#68. 頓開茅塞四字成語- 國語季
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69. 突然明白過來了。這哪成語的意思,突然明白過來了。這哪一個 ...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是. 2樓:給力哥.
#70. 茅塞的意思 - 汉语词典
引《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 ...
#71. 茅塞是什么意思|茅塞的解释是什么 - 新华字典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haO86.com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72. 孟子路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分類: 高雄市街道冠以人名的台灣道路孟子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 ...
#73. 《故乡》中的一个典故_鲁迅_孟子_山径 - 搜狐首页
其实,这句话恐怕是用了典故的,出典于《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74. 頓開茅塞四字成語故事 - 國語谷
頓開茅塞四字成語故事説明:成語解釋: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 ...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75.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
出处:《孟子·尽心下》中,有“孟子谓高子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一句. 翻译: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 ...
#76. 一個人在廁所是什麼成語? - 小熊問答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認為路不走則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會被堵塞。茅塞頓開是說 ...
#77. 國文 - 功名文教
(C)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D)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B)05.下列語句,何者與「蘭芷鮑魚,與之俱化」意思 ...
#78. 奧巴馬引孟子經典討好中方| 果靈聞庫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府對中國代表團講話中,引用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話:「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該文出自《孟子.盡心下》,意思是說:山 ...
#79. 關於這段說明何者正確? - 立人高中
(A)永言配命,自求多福(B)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D)有人於 ... (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80. 顿开茅塞 - IT学习者手机版
解释: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81. 茅塞頓開
解釋:. 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開了。. 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82. 南懷瑾老師:一個人的學問,不用心去研究,是不會有成就的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高子曰:「禹之聲,尚文王之聲。」 孟子曰:「何以言之?
#83. 茅塞頓開的意思_成語詞典 - 名言佳句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84. 頓開茅塞的故事意思 - 趣知網
【出處】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盡心下》. 成語意思. 【解釋】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 ...
#85. 中英成语如何相互对照?(下) - 知乎专栏
语见《孟子‧尽心篇》:“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近义:恍然大悟。反义:大惑不解。对等的英语成语:the ...
#86. 茅塞頓開的意思 - Yhkt
成語茅塞頓開成語讀音máo sè dùn kāi 成語解釋茅:茅草;塞:堵塞。 ... dun kāi) 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87. 茅字的成語是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貳』 茅字的成語有哪些. 茅茨土階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的台階。
#88. 每日二字--這樣寫就對了!(附光碟)(VE1010) - 時報出版
孟子跟他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意思是:「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 ...
#89. 豁然開朗的成語意思是什麼 - 樂苟網
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90.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雨露学习互助
奥巴马用英语怎么说的这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http://news.sohu.com/20090728/n265526095.shtml. chengpingbo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
#91. 山徑之蹊間,介然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有何意義?
翻譯 : 孟子對高子說:“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現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92. 成介之
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 ”.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 ②径:山路。. 溪:人行处。.
#93. 先生之言頓開茅塞賞析? - 小蜜蜂問答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 ...
#94. 茅塞頓開的意思 - Iaf25
茅塞顿开,汉语成语,拼音是máo sè dùn kāi,意思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 ...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
#95. 文言文在作文中的应用 - Google 圖書結果
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孟子有个学生名叫高子,齐国人,曾经跟随孟子学习,但是并没有学通就转而学习其他 ...
#96. 经典会读:孟子 - Google 圖書結果
但是解释为“赖”,因为我没有考证,我觉得有点拗口,但是好像似乎它是古注, ... 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关长龙:“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间介”什么意思?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翻譯 在 《孟子.盡心》:「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盡心》:「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下列選項合乎本文意旨的是: (A)千里之行,始於足下(B)流水不腐,戶樞不蠹(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