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出書的想法嗎?】
曾經有人問我:「你一開始就立志成為作家嗎?」
我說:「我離心目中的作家還有一段距離,但如果不寫,就永遠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寫作對於我來說,是一種自我對話的展現,
出版第一本書時我也害怕
1.寫出來的書沒人看怎麼辦?
2.出版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我怎麼可能脫穎而出
3.怕寫不好,如果搞錯什麼事情該怎麼辦
4.怕有人不喜歡,會被人瞧不起。
以上這些在出新書《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時也發生。我告訴自己:「踏上寫書的旅程,重點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選擇了這條路,跪著也要走完。」我認為寫書最佳的理由就是整理,更深入了解自己專業或想法,透過架構去整理過往混亂的文章篇幅,再將主體呈現給讀者。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讓寫書從夢想變成理想
推薦《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不是推坑你馬上出書,而是讓你明白「出書不難,但你需要有決心跟步驟」,書中表示在還沒有寫作基礎之前,建議可以先從部落格文章開始,將一部分的時間挪用在寫作上,並有定期閱讀書籍的習慣。詞彙量與用詞技巧會決定書籍是否好閱讀,一本好閱讀及吸收的書,絕對會在市場中逐漸發酵傳開,一本看了兩行就乏味的書,註定就是天生孤獨的命運。
日前有人在論壇問出書是否能養活自己?PTT名人小生給了答案「不能。」以目前版稅為定書價的6-10%,等於一本書定價300元,作者只能拿到18到30元的價格,以各家出版社一年一到兩次結算機制,賣超過一萬本也沒有超過30萬,更別說還會預扣稅額這塊。
我認為出書之前,不能只有一頭熱的栽進「出版」書的念頭,更別想拿「出書」當成名或是獲利墊腳石,你必須制定計畫,設定讀者群,並建立書的「痛點」與「賣點」。
1.你的書必須建立在讀者真正想知道的東西上。
2.內容是王道,但無法行銷出去等於一場空
3.確保每一個章節的重點,為什麼,做什麼,如何做
4.寫作力絕對是寫書最重要的一環,必須明瞭將讀者引導到你的思考邏輯
5.如何說故事,就註定你這本書能不能被閱讀
6.善用代筆作家,你也可以將精采歷程展現成一本書
出版是商業行為,你可以透過「自費」或「投稿」兩種,選擇「實體」或著「電子」,出版的樣貌很多,最終是將您的理念展現在讀者面前。
過去許多旅遊同好都會來跟我說:「我也好想出一本自己的旅遊書。」但看她的遊紀敘述乏善可陳外,就連攻略分享也都很空虛,真的很想跟她說「好好寫部落格就好。」畢竟誰願意花錢買單旅遊寫真集,出書需要作者花很多力氣在計畫、寫作跟編排,也需要編輯、企劃進入。
有讀者問「該如何出版一本書?」
我回答:「寫書不難,難是讓出版社一堆人捧著合約讓你簽約;簽約書不難,難是真的要寫出來交稿;交稿不難,難得的跟美編跟編輯因為細節搞不定到想放棄;出書不難,難是賣書只曇花一現,排行榜好難。」
我想你可以先來看這本書「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
這本書教你計畫、寫作和宣傳你的指南,寫一本書是一段讓人引人入勝的旅程,幾乎比起任何活動,寫書都能讓你更了解自己以及你的專業。
博客來:https://reurl.cc/ZGz7GV
感謝時報文化提供三本給讀者,FB2本,IG1本,讓想出書的你找到了方法。請在留言處留下:「你想出一本什麼樣的書?」並TAG書名。
例如:一個人遠行的意義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也歡迎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7/21號得到此書。(寄送限制台灣
#多一次抽書機會 → IG: chertravel (機率真的比較大喔
PS 我問大家有興趣出書嗎?走走小姐問我要不要開線上講座!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扣除故意要劈腿的人~有些人就是猶豫不決很怕傷害人~才導致更多人受傷...通常這些人就是過度在意別人的想法,才會導致各種受傷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害怕 一個人 生活 ptt 在 林薇Viv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封寫給親愛的臺灣與我們的信
親愛的臺灣,還記得前年十二月,
一則傳上PTT的消息,讓你響起了警鈴,
超前部署地開始了物理性的防禦,
用了當時你可以做到的各種方式,
守住了這片島嶼,我們的家。
那個時候,
即便備受質疑,也有反對的聲音說著,
有需要這麼緊張、這麼大費周章嗎?
你依舊沒有動搖,選擇在最快的時間內,
將各式專業,各就各位,同島一命,守護家園。
興許是想起了過往沉痛SARS的記憶,
興許是習慣了令人懷疑的,來自中共的消息,
也興許,是你我都不願讓任何一絲萬一,
降臨在我們都最愛的家園之上,
成為拆散你我的原因,
所以選擇承擔質疑,也要守住防線。
於是當世界共同陷入危難,
當這場戰疫成為了人人自危,
成為了沒有人得以倖免的全球大空襲。
城市停擺、交通阻斷、一切事務暫停,
原本地球村引以為傲的無邊無際,
突然之間,變成了你我從沒想過,
那沒有結束期限、更無法預測下一秒,
不知何時才能再次抵達的,最遙遠的距離。
但親愛的我們,
在過去那一年裡,
我們卻曾經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的,
自在生活著,自由穿梭著,自信擁抱著,
在臺灣,這片我們稱之為家的土地上。
這不是因為我們得天獨厚,更不是湊巧,
是因為有多少人在這段時間裡,
持續犧牲著每天的生活,
承擔著無法想像的壓力,
持續守在那病毒隨時都可以衝破的邊際,
用他們的所能所長,守護著這片島嶼,
還有那在家園裡,持續歡笑著的我們。
過去一年裡,邊境一線人員的檢疫、防護,
沒有停歇、沒有休息;
過去一年裡,防疫工作者的研究、調查,
沒有停擺、沒有鬆懈、更沒有一刻不感到壓力;
過去一年裡,病毒對世界的威脅,
也從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只是我們被保護的,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是的,我們在這一年當中,
確實還有很多的超前部署可以做,
但沒能來得及做到、做好、做得盡善盡美。
是的,在這一年當中,
面對每一個不一樣的決定,即便已經參考了多方觀點,
還是有那麼一絲一毫的機會,會產生差錯,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
是的,站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
承載著不同的期待,確實有他們的責任,
也有他們義務上需要承擔的風險,
更不代表即便他們盡力了、嘗試了,
就可以去解釋任何產生的差錯。
但是也是的,在過去一年裡,
我們過了與世界上好多人幾乎完全不一樣的舒適生活,
而那是多少人,一同負重前行,才得以換來的歲月靜好。
所以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
親愛的我們,
一起看看身旁的家人,或是螢幕前的自己。
現在的你我還能待在家中,吹著電風扇
想著這餐要煮什麼,下一部影集要看什麼,
盤點明天WFH的工作項目有哪些,
其實已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親愛的我們,
這樣新型態的生活模式,確實算不上是最舒服,
甚至讓人開始難受、焦慮、不知所措,
不斷思考著,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但讓我們想想,那每天上升的確診與消殞數字,
每一個,都是跟你我一樣,是被人們愛著的人,
是這片島嶼上良善的生命、努力的人們。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 #如果可以,
請讓我們一起努力守在家中,
不要移動、不要群聚、做好防疫,
忍著一時,保護家園度過這多舛的一年。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練習相信專業,
不再因為焦慮,而對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發表斷言,
不再因為恐懼,而開始對專業失去信心。
讓我們練習相信醫療、研究、防疫工作者,
他們這麼多年不辭辛勞的訓練與經驗,
會能夠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派上用場。
讓我們一起學習,可以對不同的決定與執行方法,
提出質疑,提出討論,提出不同觀點,
但不去對於不了解的事情惡意指責,
更謹慎小心不造謠,不刻意製造恐慌,
讓早已複雜的現況,更加陷入無解。
如果可以,#讓我們趁這個機會跟上數位轉型,
跟著世界的腳步與趨勢,讓不同的產業,
都有機會可以透過新時代的科技,
超越距離與時間的限制,打出新一片天下。
讓我們將這次的危機,
轉變為突破另一種限制的轉機,
讓疫情之後的我們,無論身處哪一個崗位,
都多加上了數位科技的強項,
不僅不會再因為距離無法到達,而備受限制,
更因為擁有數位的能力,而擁有更多的彈性。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關心WFH又要顧孩子的家長,
他們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容易,
每天都在即將爆炸的邊緣徘徊。
如果你的同事在開會時有孩子不小心闖入,
請別急著指責他,因為他可能已經好努力地,
將孩子放在遠方的椅子上、房間裡,
但他們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有需求需要即刻尋求家長協助。
讓我們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關心,
現在的家長24小時之中得一邊適應新的工作方式,
還得一邊適應突然整天都在身邊,
時刻不得停歇的,有孩子的生活。
他們或許需要找人暫時放鬆聊聊,
或許需要你我營造更友善的環境,
也或許,就只是需要片刻的寧靜,
而這些,總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更多做一點,
讓他們生活可以更好過一些的。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接住同在疫情之中的你我,
這片土地上,雖然每一個人在病毒面前,
都是弱者,都無法抵抗,也都是平等的,
但受到疫情影響的衝擊程度,卻是有所差異的。
在平常的生活裡,我們思考著未來、思考著方向,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敢夢敢想的權利;
而疫情嚴峻的現在,
當我們思考著要用什麼方式維持運動習慣、
維持心情、維持健康飲食,
卻有些人需要擔心的,
是孩子會不會斷糧、水電瓦斯會不會斷線、
房租會不會無從籌措,
連下個月會不會有個遮風避雨之處,都成了未知。
此時的我們,如果還有能力,
且讓我們用各種方式,捐款捐物,
甚至是分享資訊,都是種支持,
一起接住,那一樣身在疫情之中,
或許素昧平生,但真的需要協助,
且就身在你我身邊,如此靠近,
同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體諒一線與戶外工作者,
不論是風雨疫情皆無阻,甚至沒有他們,
許多人在現在根本難以溫飽的外送員,
又或是本就在互外工作的,做工的人們,
還有那些日夜替我們在這個接觸被限制的情況下,
將文件、包裹順利送達不同目的地的物流人員們。
他們跟我們一樣害怕病毒,
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受到影響,
但他們不只是為了維持工作、維持生計,
也為了我們的生活得以持續運行,
所以忍著不能接觸家人孩子、
忍著在30多度悶熱的夏天,
戴著早已濕透的口罩面罩,
忍著得蹲在路邊偷偷拿下口罩吃飯,
還有可能會被罵防疫破口,忍著隨時會被染疫的風險,
卻還是堅守在第一線努力著。
而我們能做的,是別刻意用鏡頭與言語,
做出我們絕對不會對自己家人朋友做出的針對行為,
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同理,
讓疫情期間,能少一點衝突,多一分團結。
如果可以,#讓我們對醫護與防疫人員表達最誠摯的支持與感謝,
他們在疫情尚未降臨的時候,
就日夜在生死交關的第一線,
承擔著無比的壓力與無數的挑戰。
而在疫情籠罩的現在,
他們更是不曾停歇、不曾鬆懈,
持續守在與病毒最近的距離
用他們的專業,與病毒直球對決,
只為盡力讓每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
每一個在這片島嶼上被人們愛著的人,
都能不在這場戰疫之中,被無情帶走。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家臺灣,
每一天,都有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機點,
每一天,也都有可能是得以守住防線的致勝關鍵,
而我們能做的事情,雖然一直一直都不多。
卻每一項都無比重要、必要,
而且得要每個人,都努力做到,
因為透過微小的行為,
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接觸、
端午節不跨區移動、不多人群聚,
我們才真的有機會,可以讓疫情不再蔓延,
也才真的有機會,可以在九局下半,
守住最後防線,逆轉勝出。
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病毒面前,你我也都是同等脆弱,
同島一命,團結抗疫,
現在的我們,
正站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十字街口,
只要我們願意,
讓那些如果,#不再是如果,
親愛的臺灣,與親愛的我們,
一定可以再次打贏這場戰疫。
2021/06/10
Vivi Lin
一個跟你一樣深愛著這片土地的臺灣人
背景:Photo by Henry & Co. on Unsplash
害怕 一個人 生活 ptt 在 古外芙與小萌Sh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這篇初衷是希望媽媽們,有任何不適,再忙一定要抽空幫自己看醫生。因為我主要就是鼻竇炎拖太久都沒就醫,導致這樣的下場⋯ ㊗️ #2020鼠年的大家身體都健健康康 😊
———————————————————
📝 紀錄
病徵/下鼻甲肥大/肥厚性鼻炎
術名/雙側下鼻甲冷觸氣化雷射灼燒術
長期鼻塞、過敏,無法暢快呼吸,徹底影響生活與睡眠品質。
1/9 看醫生,等了一上午,醫生用夾子掀了一下鼻孔:「妳這沒救了,只能開刀。」(關頭燈,回到醫生椅上,加起來我大概只看了15秒)
(我的雙側下鼻甲肉已經腫肥到無路可退,不開,就是繼續塞,挺著不適過日子,直到有天還是得開刀)
相信專業,所以當醫生說只能開刀,我也立回「好!什麼時候?一週後嗎?」醫生:「不行,週二就來!」
當天是早上第一刀,卡在2個小孩上課的時間,只能讓老公弄小孩,自己搭計程車出發。本來打算從頭到尾一個人就好,只是門診手術應該還好(而且老公本來也覺得這沒什麼,沒要陪的意思)但前一晚開刀房打來確認時說因為有麻醉,必須要有一位家屬陪同。
雖然名稱是門診手術,也像正規手術一樣必須脫光光只剩內褲手術衣反穿。手術房叫到我的名字老公還沒到醫院,只好把東西都鎖進置物櫃先進去開刀了。
高跟鞋拇指外翻切過2邊腳掌的骨頭、不孕時期的輸卵管攝影、胃鏡大腸鏡檢查、自然產生了2個小孩⋯等等,躺在手術臺刺眼燈光下的感覺雖然不陌生,但本身心律不整的問題讓我突然有一點點緊張害怕。
女生裡我算蠻可以忍痛,ptt傳說中最痛的麻醉針刺進內鼻時我也覺得還好,反倒是過程中塞棉花進較深的鼻腔時,鎳子的碰觸比較不適。因為有麻醉,過程中只不斷輕微聞見肉燒焦的味道。
手術結束後,緩慢的移到恢復病床,老公被叫進來了。再躺了半小時,直到醫生再來檢查才批價領藥出院。
手術心得:
過程不痛。煩的是術後鼻內一直欲落下的血水不能擤,沒落下的那些,整天卡在那,令人相當煩躁。怕鼻涕倒流,這3天晚上都是坐著睡覺,不敢躺平。醫生說好好保養才不會復發。但我看在台灣尤其空污嚴重的中南部,卡難。只有移民才能保住我跟孩子的鼻子。
Anyway, 一個月後,我的鼻子就能恢復正常了!這幾天一直用口罩墊紙巾接鼻血,鼻子剛好又挺,路人看我的眼神都是「愛美隆鼻齁?」
最後的照片,表姐們終於月考完,姐姐為了讓我休息幫忙顧小孩,老公就帶我去吃吳留手 😋
害怕 一個人 生活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扣除故意要劈腿的人~有些人就是猶豫不決很怕傷害人~才導致更多人受傷...通常這些人就是過度在意別人的想法,才會導致各種受傷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在下列四句話之中選出一句
你覺得最能代表你對於「愛的態度」
1. 我很容易在感情上與人親近。依賴別人或任別人依賴我,我都感到很自在
我不不太擔心要自己一個人或遭到拒絕
2. 我想要盡可能地和別人在情感上親近,卻又時常發現別人不願和我那麼親近
要是沒能和人建立親密關係,我會感到不自在;可是有時候我擔心別人愛我沒有我愛他們那麼多
3. 我在沒有非常親密關係的狀態下,感覺比較自在。對我來說,感到獨立且自給自足更重要,我寧可不要依賴別人,也不要別人依賴我。
4. 我很難在情感上與人親近。不是我不想要,而是我很難相信或依賴別人。我害怕會受傷,害怕他們會離開我、背叛我、或對我殘忍
#高敏感 #承諾 #愛情
作者: 伊蓮.艾融
原文作者: Elaine N. Aron
譯者: 謝雅文, 曾婉琳
出版社:三采
博客來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Y7An
三采 http://bit.ly/2Sy3NWo
誠品 http://bit.ly/2Sw9lAs
金石堂 http://bit.ly/2Y9PGaW
讀冊 http://bit.ly/2Omw7fA
Momo http://bit.ly/2Z5I8ad
墊腳石 http://bit.ly/2SBV8C7
📚延伸閱讀📚
對生活失去熱情或目標了?! 小心!你有可能得了空心病
《我們終將告別那些揮之不去的痛苦》https://youtu.be/pIjD93uOOvU
《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https://youtu.be/TM9Lbcyynaw
邊緣不是病《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
https://youtu.be/s035_sySW7Q
發揮安靜的力量《內向心理學》https://youtu.be/yJYY3He2dBU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1.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2. 直播時有特殊貼圖可以使用
3. 每個月會搶先看到我的當月書單
4. 不定時有深夜廣播的影片可以聽
5. 滿周年會有額外小福利認證(規劃中)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wiswmKzv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