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小說手稿《Crash》完成不久,英國作家J. G. 巴拉德(J. G. Ballard)遭遇了一場嚴重的翻車意外。
.
身為全世界對車禍最迷戀的男人,後世沒有人能確定J. G. 巴拉德當時是打算順著自己筆下的主角,完成一場完美的車禍(即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抑或這一切只是一個神秘的巧合。他的這部作品後來在1996被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翻拍成了《超速性追緝 Crash》(1996)。
.
人的性癖好有千百種,巴拉德偏偏開創了前所未有的一種────對車禍事故的強烈慾望。在這則故事的世界裡,角色們不僅沉浸於體驗車禍的歡愉,也參與觀賞車禍的演出,向同好道出對車禍體驗的性幻想。其中許多人都是曾經遭遇車禍的受創者,他們從此不可自拔,想要一再體驗這種接近死亡的高潮。
.
在巴拉德眼中,沒有什麼比高速公路的市景更代表20世紀,他認為這是完全屬於20世紀的景觀。事實上,我們已然親身經歷、習以為常,根本沒想到我們已經身處於一個典型的科幻世界,與過去人類數千年的歷史產生了明顯的斷裂。
.
在這個被機器/車驅動的時代,人類將自己的軀體置入在一個移動的容器之中,為了追求便利,不惜將性命託付其中。久而久之,似乎也形成了一種異化現象,人體與車體漸漸合而為一⋯⋯。在巴拉德中中,人類對汽車的想像或許不只是「交通工具」那般簡單,而有著將之視為肉體延伸的慾望。
.
人類在考量購買什麼車款時,本來就會考慮什麼樣的車適合自己,光是這個念頭,其實已經是人類將車視為「新軀體」的開始。更不用說許多人類對賽車運動的迷戀,再再顯示了這種慾望已超越滿足交通便捷性的本質,而是讓自己達成肉身所不能為的速度,甚至能在一瞬間終結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
這種人對車的投射,若是如此獵奇、不堪。皮克斯的動畫系列《汽車總動員 Cars》不也成了駭人之作?
.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各種虛構所統治的世界裡,我們生活在一本巨大的小說裡,虛構已經存在了。作家的任務是創造現實。」J. G. 巴拉德有云。
.
這本書出版之時,《紐約時報》書評人怒批,這是「令人感到最厭惡的書」。但後續也有學者發現巴拉德是如此精準地將人體比作車體,探討科技、性與死亡。爭議之聲直到電影《超速性追緝》在坎城影展問世之後,依然未曾止歇,即便坎城影展予以評審團特別獎,在英國仍有鼓吹予以禁播的呼聲。
.
世人固然覺得這部作品的概念古怪、病態,但作者巴拉德卻不以為然,他說如果人類真正懼怕「車禍」所造成的死亡,那又怎麼會前仆後繼地讓自己成為一名駕駛?他以此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在潛意識之中追求死亡的宿命,明顯有一種對死亡的驅動力隱隱作祟。
.
很少人還記得,其實早在1970年四月,巴拉德便已經在倫敦的新藝術實驗室展示自己以「車禍」為名的展覽,展品有三輛因車禍壞損的汽車組成。在私人的展示會上,巴拉德刻意安排一名女演員上空遊走在展場之中,沒過多久,酒酣耳熱的賓客們竟然放肆在車體上塗鴉、撒尿,甚至進入車中試圖侵犯坐進後座的女演員。在那一刻,人們已經無法分辨車與人/女性的分野,而一概視之為「物」。
.
而在隔年,他親自主演了結合劇情片與紀實風格的短片《Crash!》,他在片中娓娓道來自己對車禍的認知,甚至模擬死亡車禍的發生。這部作品成了小說的前奏,也是電影《超速性追緝》的前身(全片詳見留言處)。
.
在《超速性追緝》之後,巴拉德持續創作不懈,而且多有影像化,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包括他的半自傳之作《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1987)與反烏托邦科幻之作《摩天樓 High-Rise》(2015)。近期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愛×死×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的第二季最末章《溺斃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2021)。
.
我曾撰寫過針對該文本的分析,嘗試解讀片中巨人的象徵,全文刊載在VERSE網站,篇名為〈《愛×死×機器人:溺斃的巨人》 這巨人是中國還是蘇聯?〉(詳見留言處)。
.
至於那場車禍究竟有沒有奪走J. G. 巴拉德的性命?
.
答案是否定的。不過與他筆下的人物不同────巴拉德從此變成了一個戒慎恐懼的優良駕駛。
.
.
(J. G. 巴拉德在經歷這場車禍之中,拍下了當時車禍受損的福特汽車的各個角度,組合成了一張海報。)
#超速性追緝 #Crash 甲上娛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