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十日課程開示 第一天10dayDiscourse 01. 1,567 views Jun 1, 2021. U Javana. U Javana. 3.67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轉錄] 訪問林崇安教授談學佛歷程-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第一天10dayDiscourse 0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內觀六龜、內觀邪教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內觀六龜、內觀邪教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台灣內觀課程分享Vipassana Meditation~非官方內觀中心 的評價
- 關於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靈鷲山桃園講堂 :: 新北建案查詢網 的評價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內觀六龜、內觀邪教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erlin也提到我是女生最近想學高爾夫球但想找同伴ㄧ起上萬華運動中心的週二課程目前都沒有人報名3個人就可以 ... ... <看更多>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內觀六龜、內觀邪教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erlin也提到我是女生最近想學高爾夫球但想找同伴ㄧ起上萬華運動中心的週二課程目前都沒有人報名3個人就可以 ... ... <看更多>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台灣內觀課程分享Vipassana Meditation~非官方內觀中心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8/10/19-2018/10/28四念住潘法然老師明迦法師這是已經上過十日三次以上課程才能報名的課程,這期的同學因為都是有經驗的內觀者,所以精進度都很一致,所以上起來很 ... ... <看更多>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靈鷲山桃園講堂 :: 新北建案查詢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北建案查詢網,靈鷲山官網,2022 禪修課程,樂活二日禪,靈鷲山禪修,春節禪修,一日禪 ... 靈鷲山佛教教團嚴正聲明,水陸法會口罩 ...,靈鷲山佛教教團,平安禪法課程】∥ ... ... <看更多>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pdf 在 [轉錄] 訪問林崇安教授談學佛歷程-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33101.pdf
訪問林崇安教授談學佛歷程
/編輯室採訪‧整理
林崇安教授簡介
美國萊斯大學理學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榮退教授
法光、中華、圓光佛研所兼授漢藏佛典
內觀教育基金會及法光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長為因明、佛教宗派思想、禪觀研究。
問:請問林教授,您從尖端的太空科學研究,跨到佛法的領域,其間
的經歷和學習過程如何?
答:我的學習過程大都是順著因緣,並沒有刻意的安排。1969到1974年,我到美國萊斯大
學攻讀博士學位,選了太空物理作研究的題目,當時國內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有太空
物理的相關課程,因此,我一回國便在這兒執教,後來學校依次增設大氣物理及太空科學
研究所,我便名正言順的移到太空科學研究所;從1974到2000這二十六年間,我的太空科
學研究內容是磁性流體波、地磁脈動、電漿不穩定性。由於我個人對於「人生」這一問題
,始終有疑惑,因此,從大學起,有意無意間都在摸索著。1975年,在中大的覺聲社看了
不少佛書,也去台北車站附近去聽淨空法師講解《金剛經》、《華嚴經》,並歸依三寶,
對「人生」這一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不久,就接觸到西藏佛教,從劉銳之上師學習寧瑪
派(紅教)的密宗修行方法;1976年起從歐陽無畏喇嘛學習格魯派(黃教)的顯教論典,
一直到1991年10月喇嘛入滅為止。1992年中大的教職員工成立「三慧社」與校外法師互動
頻繁,我參加了三期由惟覺老和尚主持的禪七,對北傳的禪觀得到一點初步的了解,也開
始閱讀南傳大師們的內觀著作,1995年初到尼泊爾參加葛印卡老師所傳的十日內觀課程,
1998年底起接觸到泰國蘇諦南法師所教的達磨多羅內觀法以及隆波通所教的正念動中禪,
一路下來,學習了靜態與動態的不同禪觀,對於佛法的體驗,有由繁而簡的感覺。
問:我們都知道您在西藏佛教方面,曾經投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
且有相當的經驗,請介紹一下您在這方面進行的參學和實修過程。
答:在西藏密宗這一方面,由於劉上師是西藏寧瑪派敦珠法王的直承弟子,因此,我所學
習的便是此一系統的密宗修法,從1975年起聽聞《大幻化網導引法》的開示,並接受四臂
觀音、蓮師、金剛薩埵、綠度母、鄔金藥師、普巴金剛、金剛亥母等等灌頂及修持儀軌,
所修的以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為主,並協助上師成立「金剛乘學會」、出版季刊及《金剛
乘全集》、設立密宗關房,在所出版的《菩提道次第訣要》及《密咒道次第寶鬘釋》略作
藏文的校譯。每年雖然抽空閉關七天或二十一天,但我個人天賦所限,沒有特殊的體驗,
供大家分享。至於西藏佛法的義理方面,每週週六早上在歐陽無畏喇嘛住處,從藏文拚音
開始,一直學習完《正理啟門集課》、《宗義寶鬘》、《現觀莊嚴論妙解金鬘疏》、《入
中論善顯密意疏》,兼及《印度佛教史》;另有《釋量論》及《梵文文法》未及授完,喇
嘛就入滅了,由於喇嘛全依藏文原典逐字講解,十五年下來,使我受益良多,但也覺得要
想深入,非在寺院全心學習不可,我自己沒有這種因緣,只能略窺藏學義海之一滴而已。
問:請您談談歷年來對藏學的研究和心得。
答:我對藏學的任一主題,常是先搜集舊有的文獻,再配合藏文原典,釐清觀念以後,寫
出文章。過一陣子,將相關的文章集合起來,並加以補充出書,如此當做教材也較方便。
首先,在藏文佛學術語方面,配合漢文、英文等相關資料,編出《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
》(1991);在藏文的教學需要上,編寫《藏文拚音教材》(1994)。
又如,為了方便在佛研所教導因明的課程,一方面整理漢地的因明資料,一方面配合藏傳
的辯論方法,編寫了《佛教因明的探討》(1991)。透過《宗義寶鬘》的啟發,我對印度初
期思想的演變及各派的見解做了一番整理,先後完成了《佛教教理的探討》(1990)以及《
印度佛教的探討》(1995)這二本書。
至於西藏四大宗派的歷史以及教義,由於此時投入在密宗或金剛乘的修行,自然大量收集
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研究的心得就結集成《西藏佛教的探討》(1993)。另外也寫些論文,
如〈漢藏的佛性論〉、〈評析藏傳邏輯論式〉等。至於由藏譯漢的,則有《聖妙吉祥真實
名經廣釋》。有關漢藏佛典的對讀研究,1994年起,特別以《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作
為主題,因為透過此論可以對《雜阿含經》的義理有深入的了解。
經過各家思想的比對,我深深覺得生命的實相是甚深的,各宗各派有不同的闡釋,真的是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許只有自己親證實相,才能止息紛爭吧!
問:請您也談談在佛學研究所的教學情形。
答:我在1990年起在法光佛研所開始佛學方面的教學,當時是教「因明學」,而
後依次教過「西藏中觀學」、「宗義」、「印藏佛學專題」、「印度佛教宗派思想」、「
藏文攝事分與阿含經研究」等,現在是教「瑜伽師地論研讀」,也曾在圓光佛研所教過藏
文、宗義及止觀學;1994年起在中華佛研所教「藏漢佛典對讀研究」等,並指導論文。我
把《瑜伽師地論》的漢藏對讀及其與《阿含經》的義理關係,當作佛學研究的一個重點,
所指導的論文也以這一方面為多。至於佛學與科學間的關聯,有許多可以會通,我寫成《
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論》一書,討論到生命的延續,宇宙與業力等問題,這些可以再深入
的結合生命科學來研究。
問:近幾年來,您極力推動南傳的內觀法門,其經過如何?
答:內觀,其實就是「毗婆舍那」的近代譯語,它的意義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南
傳的內觀法門有很多種,1990年起,泰國阿姜查、佛使比丘等大師的著作已在國內通行,
書中已有內觀方法的介紹,但國內尚未有長期的內觀課程。1995年我接觸到葛印卡老師的
十日內觀課程後,覺得這種靜態的禪修方式有其特色,靜靜地觀察自己的呼吸和全身的感
受可減少貪瞋的習氣,因此,便邀請老師、準備教材、安排學員的食宿,開始舉辦十日的
禪修營,最初三年由我負責,平均每月有二期課程,每期學員約六十位,一直辨到台中縣
新社鄉有了較穩定的禪修地點後,便移交給其他熱心的學員繼續辦下去;我個人接著去學
習動態的動中禪,從泰國的隆波通學習如何在行住坐臥中培養覺性,由於這方法很容易與
生活結合,適合今日社會人士的步調,因此,1998年起,也在不同的道場辦了二十期的動
中禪。其他的南傳內觀方法,有機緣時,我也抽空去參與。以上是禪修營的訓練課程,至
於在義理方面,慧炬、圓光、香光等出版的內觀書籍有所介紹外,1997年我與一些中壢朋
友成立「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在桃園縣立案,它的重點之一就是禪修義理的探討
與比較,因此,在1999年出版了「佛法與內觀系列」,介紹了毗瑪拉蘭希法師、孫倫法師
、達磨多羅、隆波田、阿姜念、馬哈希法師、阿姜查、摩訶布瓦以及帕奧禪師的不同禪修
方法,這些南傳的禪修方法各有其特色,目前國內各有學習者。義理的研究,當然不能只
局限於南傳的論著,要結合北傳的《阿含經》及相關的論典,因為南北傳的禪修源流都是
上溯至釋尊。在這方面,我抽空整理一些相關文獻,寫出〈內觀禪修的探討〉,另外,將
《阿含經》的研究,集成《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一書,用以闡明禪修的次第,這些研
究都是幾年來點點滴滴的整理心得。在禪修的原理方面,最近編寫《生活即禪修》一書,
將覺性的培養以及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介紹在內。
問:南傳的內觀法門和藏傳的金剛乘修持,有那些顯著的異同?
答:由於南傳的內觀法門有很多種,只能抽出幾種來比較。例如,有的開始以專注於一點
的方式來訓練,帕奧禪師及葛印卡老師的專注於呼吸的方法屬此,這一部分和金剛乘的專
注於觀想本尊的形相,有共通之處。四界分別觀與觀察全身感受的南傳方式與金剛乘(或
密宗)的觀想甘露由頂降下遍及全身的修法也有某程度的相似,前者只是由上而下的觀察
,後者則要配合觀想。密宗對氣、脈、明點的強調以及拙火的修持,都與四界(地水火風
)以及感受息息相關,這一部分,南傳顯得簡單,注重由粗而細;藏傳則與觀想配合,顯
得複雜,在氣息的調御,也是由粗而細,這是依據心氣不二的原理。
另一種的禪修方式是利用肢體的動作,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隆波田的動中禪屬此,其
訓練的原則是內心輕鬆地一直覺知自己的肢體動作,在行住坐臥中使覺性持續如鍊,就能
看清自己念頭的來源,從而拔除無明習性。這一方法與藏傳密宗的大手印、大圓滿有共通
之處,同樣是放鬆身心,不去壓抑念頭,也不捲入念頭,要在生活中時時保持覺性。南傳
的動中禪有善巧的培養覺性的方法,藏傳則是由上師直指心性(明體),無跡可尋,不易
切入;若由觀呼吸或觀想明點下手,則難免走向過於專注而未能輕鬆,因此,有其難度。
至於慈悲觀的修持方法,有簡有繁,帕奧禪師的慈悲觀配合禪那來進行,這點值得藏傳密
宗做參考。金剛乘強調成佛,南傳則注重苦的滅除。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身體力行,讓修習
的人愈來愈沒有貪瞋的習性,愈來愈能安祥自在,愈來心胸愈開擴,那就對了。
我覺得儘管南傳、藏傳、漢傳的各種禪修形式有所不同,禪修者要清楚自己禪修的目標是
:內心輕鬆而柔和,能以覺性來面對生活的順逆境界,安祥地處在世間而沒有煩惱,並能
盡自己的義務去幫助別人。
問:佛法的修持法門那麼多,各有特色,可否請就您的經驗,給我們一些建議。
答:每人的因緣不同,開始所接觸到的方法會有所不同,但是在「定」這一方面,要能達
到「身心輕安」與「一心」,也就是說,要能夠使心安住於對象而沒有散亂,並且身心輕
鬆而安祥;接著是在「慧」這一方面,以穩定的覺性去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不被修行途
中所出現的種種禪相、感受、念頭所迷惑,要一直與自己的覺性同在,因此,各種法門開
始也許不同,後面都要走在相同的覺性的路上,都要在生活中保持覺性,看清自己的念頭
,使貪瞋的習性一直滅除,那就對了。
問:請問您在教學和研究方面,有沒有什麼新的計劃?
答:目前還是順著因緣的出現而進行,在教學和研究仍是以《瑜伽師地論》與《雜阿含經
》的相關主題為主,透過藏文的論典比對,可以澄清一些基本的觀念。在禪觀的理論上,
有關佛性、如來藏這一問題,有空還是會去思考一下,這跟實踐有關,只能慢慢的體會。
隨著年齡的增加,也希望減少一點教學的奔波,多點禪修的實踐,但是,在內外因緣的推
動下,還是不停的安排禪修課程、寫心得,似乎只好隨遇而安了。
問:作為法光佛研所的資深老師,請您就法光的教學、研究、服務各
方面的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答:我覺得佛研所的設備、環境都很理想,剩下的只是學生們如何好好去學習佛法。透過
巴利文、藏文、梵文先掌握阿含的義理,是一個共通的基礎,學生們也要參加幾種七天以
上的禪修課程,好好觀察自己的身心,這也是一個共通的基礎。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們可
依自己的性向投入更深入的義理與實踐,在自動自發下,就會出現弘揚佛法的人才,這是
順著因緣而呈現。學生們在共通的基礎上,再去廣泛的理解南北傳以及顯密的教法,就較
能掌握核心而不被外表的事相所迷惑,也較能客觀地去看待各地方不同形式的佛教。
--
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
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
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7.9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