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狗 #VIZIO #P75QXH1 #VIZIOP75QXH1
▌建議開啟 4K 畫質 達到高品質觀影享受
💥 限時特惠 先搶先贏 💥
9 折折扣碼:『3CDOG90』
➥ https://bit.ly/3ldRVcq
===============================================================
這一次我們新增了 HDMI 2.1 遊戲功能的梳理,以及串流媒體 HDR 格式解析度的確認。工作室也啟用了亮度計和光譜儀,接下來也期待為電視的評測帶來新境界。
Vizio 以前都是大賣場擺最前面,規格不錯還操不壞。現在台灣看不到了,但是在美國依然發光發熱。妥妥的性價比之王!這次開箱由 Ai Tec 協助引進,光論規格就打趴市場同價位所有機種。就算你把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加上去還是很香呢 ~
➥ https://bit.ly/376gxvr
當然缺點還是有,沒有藍牙機能和 3.5mm 輸出就比較麻煩;深夜看節目沒辦法配對耳機有點麻煩。再來就是 HDMI 2.1 有一孔發生問題,另一孔執行正常但是切換畫面的時候那個雪花紋也是讓人膽戰心驚。
這也不是 Vizio 的鍋,因為目前大部分電視晶片都由發哥出產,有可能聯發科在 HDMI 2.1 這塊還需要磨合精進,但至少 4K@120Hz HDR 還是上得去啦!
也趁這次 Avier 贊助和提供優惠,大概講一下孔位演進和線材認證的差異。不過一看才發現市面上的 HDMI 線真的一堆沒認證,就算有認證的品牌也給你搞無認證版本另外降價賣,實在佩服。大家眼睛就睜大一點,避免買到雷線嚕 ~!
➥ https://bit.ly/3ldRVcq
===============================================================
::: 章節列表 :::
➥ 外觀規格
00:00 前情提要
00:33 外觀設計
01:23 遙控器
01:32 顯示規格
➥ 連線輸入
03:37 接孔規格
04:26 Avier HDMI ULTRA 認證線
➥ 軟體系統
06:37 SmartCast
08:10 系統功能
09:03 影像規格檢驗
09:25 ProGaming Engine
09:50 音源解碼
➥ 心得總結
10:31 心得總結
::: Vizio P75QX-H1 量子電視 規格 :::
面板背光:75 吋 QLED VA 120Hz 10bit
解析度:4K 3,840 x 2,160
色域亮度:95% DCI-P3 / 3,000nits
控光分區:480 區
靜態對比:5,000 : 1
靜態對比:14,000 : 1 ( 區域控光 )
反應時間:14.4ms
遊戲機能:VRR / ALLM / Auto HDR
HDR 規格:HDR10 / HLG / HDR10+ / Dolby Vision
影像處理器:IQ Ultra 處理器
遊戲引擎:ProGaming Engine™
作業系統:SmartCast
無線通訊:Wi-Fi 2.4GHz / 5GHz
I / O 介面:
RJ-45
2 x HDMI 2.0
2 x HDMI 2.1
AV 端子
光纖輸出
1 x USB 2.0
1 x 類比音源輸出
揚聲器:30W 2.0ch
音訊回傳:ARC:Y / eARC:Y
VESA 孔距:400 x 400mm
產地 / 保固:墨西哥 / 1 年
建議售價:USD1,999
不要錯過 👉🏻 http://bit.ly/2lAHWB4
--------------------------------------
#3cdog #科技狗 #VIZIO #P75QXH1 #VIZIOP75QXH1
#電視 #vizio電視 #評價電視 #2021電視 #顯示器 #電視代購 #SONY #LG #SAMSUNG
#開箱 #評測 #PTT #體驗 #優缺點 #評價 #Avier #HDMI #父親節 #父親節禮物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3cdog/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3c_dog/
📖 LINE 社群:https://bit.ly/3rzUq8g
📖 官方網站:https://3cdogs.com/
📖 回血賣場:https://shopee.tw/3cdog
▋ 有任何問題都來這邊找我們:3cdogs@gmail.com
「光纖usb線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心得] 長芯盛/ Fibbr 光纖USB線- 看板Headphon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DAC插USB線光纖線哪個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心得] 原來USB傳輸線真的有差別- 看板Audiophile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請推薦光纖usb線(內有選手) PTT推薦- Headphone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請益] 有關USB或光纖送入DAC一問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林帝光纖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林帝光纖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林帝光纖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閒聊] FIBBR USB光纖線特價中- 看板Headphon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Headphone - [閒聊] FIBBR 光纖usb線真開盒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心得] 「百萬」USB光纖轉換器小小心得- Headphone板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請推薦光纖usb線(內有選手) - Headphone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請益]PC接DAC的USB線材選擇 - PTT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已解決gold5接電腦雜訊太多- Audiophile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光纖台南新永安broad_band PTT數位生活- 新永安網路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大地光纖ptt - obrisa.es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Re: [新手] 新買的書架喇叭卻發揮不到三成?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PS4 PRO 接電腦音效卡- Play Station - PS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請益有線電視+光纖網路選擇PTT 熱門文章- 大屯有線網路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光纖usb線 ptt 在 Re: [問題] 能走數位同軸輸出的DDC - 看板NSwitch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光纖usb線 ptt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4K #Samsung #三星 #Q95T #HWQ950T #量子電視 #聲霸
▌建議開啟 4K 畫質 達到高品質觀影享受
要說到 PS5 和 XSX 的效能......
只能說光求 4K@60fps 有光追就阿彌陀佛,你還要上去 120fps 就是卡頓貼圖爛給你看!
既然如此廠商哄抬的「HDMI2.1」都是假議題,你不把畫面顧好、遊戲規格對應好,搞什麼 Ready for PS 呢?
QLED 旗艦的 Q95T 負責「影」 / Atmos 聲霸 Q950T 負責「音」
影音灌頂滋味如何?就看伊森的臉有多舒爽就知道了!
::: 章節列表 :::
➥ HDMI 2.1 災情一覽
00:00 前情提要
00:35 HDMI 2.1 災情
➥ 遊戲規格表現
02:09 電視支援遊戲規格
04:55 三星大獨家
➥ 聲霸 Q950T
05:39 聲霸規格
06:05 初始架設
06:39 延遲問題
➥ 最後總結
07:42 心得總結
::: Samsung 55Q95T 4K 量子電視規格 :::
面板背光: 55 吋 QLED VA 120Hz 10bit
解析度: 3,840 x 2,160
色域亮度: 100% DCI-P3 / 1,000nits
靜態對比:10,000 : 1
反應時間 :5ms
可變更新率:VRR / FreeSync
HDR 規格:HDR10 / HLG / HDR10+
影像處理器:4K 量子尖端智慧處理器
無線通訊:Wi-Fi 2.4GHz / 5GHz、藍牙 4.2
I / O 介面:RJ-45 / 3 x HDMI 2.0 / 1 x HDMI 2.1 / AV 端子 / 光纖輸出 / 2 x USB 2.0
揚聲器:60W 4.2.2ch
音訊回傳:ARC:Y / eARC:Y
VESA 孔距:400 x 300mm
產地/保固:越南 / 2 年
建議售價:NT$79,900
::: Samsung HW-Q950T 聲霸規格 :::
尺寸重量:
主體: 1,232 x 69.5 x 138.0mm / 7.1kg
重低音:210 x 403 x 403mm / 9.8kg
後環繞:120.0 x 210.0 x 141.0mm / 2.1kg
聲道數:9.1.4ch
出力瓦數:合計 546W
主體:246W
後環繞:2 x 70W
重低音:160W
I / O 介面:2 x HDMI 2.0 in / 1 x HDMI 2.0 Out / 1 x 光纖輸入
最高傳輸:4K@60Hz、1440P@120Hz、1080P@120Hz
HDR:Y (HDR10 / HLG / HDR10+ / Dolby Vision)
音訊回傳:ARC:Y / eARC:Y
音訊編碼:
Dolby Atmos / Dolby Digital Plus / Dolby True HD
DTS:X / DTS digital Surround
聲音模式:環繞模式 / 擴展模式 / 遊戲 Pro / 調適型 / 標準模式
無線連接:Wi-Fi 2.4GHz / 5GHz、藍牙
特殊連接:SmartThings 智慧居家 / Spotify Connect / 魔幻音場
產地/保固:越南 / 2 年
建議售價:NT$59,900
不要錯過 👉 http://bit.ly/2lAHWB4
--------------------------------------
#4K #Samsung #三星 #Q95T #HWQ950T #量子電視 #聲霸 #科技狗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3cdog/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3c_dog/
📖 官方網站:https://3cdogs.com/
📖 回血賣場:https://shopee.tw/3cdog
▋ 有任何問題都來這邊找我們:3cdogs@gmail.com
光纖usb線 ptt 在 [問題] DAC插USB線光纖線哪個推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乳題,UD-505 接PC端+ROON,比較建議用哪個來串接?餵狗爬了許久很難看出定論....而且滿多文章都是十多年了,所以才來請教一下這邊的大老怎麼選?另外假設是推薦插USB ... ... <看更多>
光纖usb線 ptt 在 [心得] 原來USB傳輸線真的有差別- 看板Audiophil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無視拍照技術很爛+桌面亂七八糟是要貼現在設備畫面最早是用小鳥那組powerbird用光纖直連後來powerbird開關壞了(聽說很容易壞這個) 後來就改買老闆 ... ... <看更多>
光纖usb線 ptt 在 [心得] 長芯盛/ Fibbr 光纖USB線- 看板Headphon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前言
-------------------------------------------------------
很久沒碰器材相關的東西了
這幾年其實也算半退燒
久久才會上耳機版看一下
這次會發現這一條線
其實還是因為在找品質好的DP線給新買的IPS螢幕用
以前一直都是在用Fibbr家的HDMI Pure一代
所以也就去看了一下Fibbr有沒有出新的產品
恰好就看到了這一條線
仔細研究後也才發現
原來Fibbr是長芯盛的品牌
所以這一條線其實是幾年前的曾在耳機版熱烈討論
長芯盛AOC系列產品的進化版
當下感到非常有興趣
就和DP線一起下訂
外觀
-------------------------------------------------------
先上兩張手上持有正體的照片
拍的不是很好
所以下面放兩張官方的圖
這條線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一端是只有10多公分左右的“USB Type B 2.0 公頭”訊號輸出輸出端
中間是附帶"USB Type Micro B 2.0 母頭"充電孔的晶片和轉換模組
最後是以“USB Type B 3.0 公頭”為訊號輸入端的Active Optical Cable(AOC線)
製作長度據官方說明可1~70公尺
不過目前最長只看到20公尺的版本
這次的成品不論是外觀還是觸感
都遠遠超過過往那些長芯盛系列的工業風
整體極輕盈且柔軟又順滑還非常地抗彎曲
要走線和收納都很容易
連接測試
-------------------------------------------------------
曾經以及現在還在使用長芯盛Adapter的燒友
應該或多或少都曾經遇過一些問題
抓不到DAC/DDC、連線不穩定、偶爾會出現小爆音
以上這些問題在這條線上雖然不是說沒有但是已經大幅度的改善
這一陣子測試下來也發現了穩定使用的方式
目前沒再遇到上面所說問題
(為方便簡短敘述以下這條線簡稱為Fibbr AOC)
Fibbr AOC如同長芯盛系列的產品
同樣也有採用U3TT的技術
簡單敘述給初次接觸的燒友
這技術就是將輸出端後面訊號不論是不是USB 2.0
都包裝成USB 3.0給輸入端的電腦/USB 3.0 HUB辨識
聽感這邊就不提
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板上幾年前的文章
抑或是友站的MY-HIEND論壇
這張圖是官方建議的連接方式
Micro B的供電孔據官方的說明應該是防備不足時使用
但實際上的使用經驗是如果這個孔不提供電源根本沒辦法啟動
在收到產品前都以為Fibbr AOC是和長芯盛Adapter一樣
本質是一個USB Hub只不過多了兩條線
但在上機後才發現其實兩者定位不一樣
圖上所述的USB根集線器指的是主機板晶片組
而USB Composite Device指的是此處的Musiland Digital Times 2
這個被電腦以USB設備辨識成功的DDC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
Fibbr AOC並沒有讓電腦辨識上有多一個代表USB Hub的設備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Fibbr AOC就只是一條需要額外供電的線材
並沒有包含長芯盛Adapter有的Hub功能
經過多次測試以及拿出被從系統上撤掉已有一年多的長芯盛Adapter來比較連線狀況後
確認Fibbr AOC在使用上一定要直接從電腦輸出
意思是不能將輸入端插上其他的USB Hub
不然極易造成小爆音甚至是反覆的連線中斷
但反過來說只要輸入端直接插上主機板
輸出端後面接複數個USB Hub是完全沒問題的
從圖上可以看出
DDC被電腦辨識的訊號源是處於Super Speed也就是USB 3.0訊號
所以就算Fibbr AOC的輸出端是USB 2.0
插上USB 3.0 Hub依然會將後面連接的裝置全辨識為USB 3.0
不過此處的連線速度是不是真正的USB 3.0這到是沒有測試
但這點在耳機版上應該不重要 (笑
聽感體驗
-------------------------------------------------------
先簡單介紹測試的聲底
架構這樣的系統都是以創造富含活生感、躍動感的聽感為主
在聽一些快節奏或是帶動情緒、富含情感、有力道有能量的歌曲時
能夠有Punch到情緒感染點的聽覺
但有些缺點是過往一直沒有處理好的是
背景稍稍的不夠靜
打個比方大概是
雖然聲音釋放的足夠快
但是收得卻有點慢
一些背景樂器的聲音彷彿不是從0dB開始而是5dB
所以在金屬樂器多時些微有雜亂的感覺
沒有達到收放自如的聽感
【第一階段】
第一時間上機測試時
想到的是將Fibbr AOC與系統上USB線最後一段連接至DDC的WW白金去做比較
上面所說的聽感從放有餘收不足
直接轉變成收有餘而放不足
雖然殘響能量感變少但形體感整個清晰起來
當下想到感覺變得"俐落"了
這樣的聲音並沒有說變生硬、冷聲
但活生和躍動的聽感確是減少了非常多
而且在前面還有連接USB Hub的情況下
使用Fibbr AOC作為最後一段時
時不時發生斷線重連及小爆音
所以沒有測試很久就馬上替換掉
【第二階段】
之後開始考慮Fibbr AOC要怎麼使用
先不說和其他線材的比較
至少要先能穩定的使用
於是開始測試如果要放在一個使用了3個USB Hub的系統上哪一段比較恰當
最後測試的結果就是如上一段所述
作為電腦第一個輸出端最恰當
而且後面依然能保留WW白金在系統上
這邊被替換的原線是Wireworld Starlignt 7 USB 3.0 + 電訊分離頭
供給Fibbr AOC電源的Micro B線和電訊分離頭是同一個商家做的
替換後的初開聲
些微地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上面所說原本聲底的缺點都蠻明顯的改善掉
聲音之間不再有"擁擠"的感受
有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而能動,動而能靜」的感受出來
如果用圖來說原先大概是這樣
然後加了Fibbr AOC上系統後大概變這樣
畫得有點可能誇張
畢竟變化是比較出來的
但接近收放自如的確是前進了一步
原先的聲底在聆聽一些莊嚴、寧靜的樂曲
都會有些微浮躁、膚淺的感覺
接上線後用曲目來測試的話
比如「Fate/Grand Order Original Soundtrack」的「絶対魔獣戦線:メソポタミア」
每個鼓點除了力道有下去之外
收地夠快夠乾淨讓整個樂曲肅穆的感受提高許多
從00:30在音場左邊出現的樂器聲(不知道叫什麼)
原先都略為被其他聲音給掩蓋
雖然不是聽不到
但不太會將注意力放在上面
也是變得清晰可聞
要形容的話就是從720P變成1080P
拿「Kevin Kern」的「Through the Arbor」做比較
按下琴鍵的力道隨著音符傳遞過來
剔透的琴聲變得很有觸動感
樂曲相比原先的聲底更加地令人安心和寧靜
而以最近一直反覆聆聽「平井 大」的「Beautiful Journey」來說
人聲的成像更加清晰和乾淨
隨著鼓點不斷地下落
歌曲的節奏感也變得更好
整個歌曲躍動感不減反增
迎面就是鮮明又活潑的活生感
後記雜談
-------------------------------------------------------
許久沒寫心得
要將想法變成文字實在頗耗腦力 (累
現在系統這樣聽感覺很安定
購入這條線帶來的效果還是略感欣喜
原先以為頂多就是長芯盛Adapter那樣
只想說隨便買個玩具來試試而已
實在有些意外
文章中這一條Fibbr AOC是2公尺的版本
而現在賣場中低於10公尺的版本選項都不見了
若不想購入太長的建議先詢問一下
說個題外話
和影像相關的線材也是個坑阿
雖然早就知道Wireworld和Audio Quest都有出貴到嚇死人的HDMI線材
但稍微接觸後發現自己不是木眼
就忍不住開始想看一些影像訊號線的心得文了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28.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90158343.A.09A.html
其實我系統中間也有一段是IFI出的類似intona USB isolator 3.0的產品
所以真的是有點意外這一條線有可以令我明顯辨識的效果
這是我手上一部分剛入燒時就購入各種長短的手工線材
最後一段只用轉接頭而沒有線身這樣的做法也是有測試過的
但實在覺得聽感有落差就沒有繼續這樣使用
推一下他們家的光纖HDMI和DP線
大概等同於鐵殼3.0 7port加上一條入門USB線了
初入燒真的還是先從鐵殼開始
也可以考慮UpTone或Intona的產品
上面提到的iFi品牌
建議先去試聽個幾次
仔細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走向再考慮
這一台內部就如同intona isolator一樣是兩個Hub模組
在電腦上是有兩個Hub驅動被辨識出來的
這點從文章中裝置管理員的第二張圖可以看出
實際上我的系統只有串接三個Hub裝置
在電腦上卻有四個「泛型 SuperSpeed USB 集線器」被辨識
最初以為使用了這個東西Fibbr AOC應該是影響程度很小甚至沒有
結果卻是有令能令我明顯辨識的效果
至於是不是提升這一點
單以這篇文章中第二階段的使用方式來說
應該比較偏向淨化及調整
在我的系統上聲底變化程度大概是10%左右
然後是DAC這邊做接地
空間小資本少沒辦法做到全接地orz
※ 編輯: esatangw (101.12.60.172 臺灣), 05/23/2020 14:58: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