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吋磁片,當初安裝遊戲還要一片一片換!!
(其實小編我還經歷了5.25吋的)
磁碟機讀取嘎嘎作響~
後來光碟和網路的出現!!
記得那時候還沒有HiNet網路可以用~
都是買撥接點數卡,慢慢扣
2000年之後,中華電信民營化,申請了512K(吧?)
USB的誕生應該才是3.5磁片沒落的原因了
另外~順便一提~剛好查到維基百科所編寫的
中華電信因為過去電信業開放前長期經營傳統電話服務,當年因為沒公司願意承接銅纜的維護,故由已經民營化的中華電信買下所有過去已建設的銅纜,中華電信一直默默維護全台銅纜數年,其他業者直到xDSL興起才發覺傳統銅纜的價值,但開放後新進的業者為了考量建置的成本,及不願承擔傳統銅纜的高額維護費用,多選擇租用中華電信的線路,並向政府施壓要求中華電信以接近成本價開放民營業者使用,目前台灣所有ADSL、FTTx業者都與中華電信電路互相配合,因此,當時不少人誤會這樣會有造成寡佔的問題、減緩網路發展速度,但實際上不願意維護及建設的新進業者才是拖慢台灣網路發展的元兇。 近年,因為FTTH的興起,中華電信所擁有的最後一里用途越來越少,中華電信已經逐漸汰換舊時代的銅纜改為光纖,不過其他業者仍然對建設光纖興致缺缺,仍想利用與中華電信租用中華電信民營化後建設的光纖進行最後一里通訊,導致台灣的網路遲遲無法快速的成長。
#這是段辛酸路
#背後原因總是讓人驚奇
#J編
「中華電信 ftth 申請」的推薦目錄:
中華電信 ftth 申請 在 HiNet光世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寬頻大哉問>>到底是為什麼我家就是不能裝、不能升!!
同樣的問題,大家一定充滿疑問,為什麼對面已經裝了100M我家還只能用ADSL 8M,想升速又升不了,每每看到新速率就氣得牙癢癢,從100M推到現在10000M,到底為什麼?
J編自己目前用100/40也有2年了,三不五時就會查一下,看何時能夠升到300M FTTH(光纖到府),很可惜目前都無法。在年初拜讀過這篇文章,也稍稍有所了解。
首先,最常遇到的就是馬路開挖!
為了確保使用時網路的穩定度,選擇道路函管的施工方式,避免受到外來因素影響,這點也是品質上的堅持,但所面臨的就是各地方政府對於馬路開挖的許可,都會區更加麻煩。
所以國外Google Fiber的做法是讓民眾聯合去要求地方政府允許鋪設網路才能快速進行。
依照公家機關的申請效率,沒有3個月以上很難完成,更何況大家需求沒有統一,總不能一天到晚要開挖,所以一卡都會卡上很久,這時候建議不妨持續和中華電信追蹤進度,同時寫寫信給政府(就有個案例直接1999打去,不然一個里一年只開放兩個月可以挖掘,如果剛好錯過就要再等半年)。
其次,就是建物管線問題了。
這部分較常影響到的是想升到FTTH的用戶,所以為何隔壁可以我家不行,簡單說就是沒有管線可接,無法拉光纖到府。
由於舊建物管線已經塞滿且本身沒有光纖,今天除非整棟重整線路否則實在很難讓光纖走入你家。
雖然有新規定對於建物強制要有光纖線路,但那也會是以後的事了,看政府在這塊給不給力了。
這邊提供些網路整理的資訊~
無法升速、無法申裝
1. 持續向中華申請追蹤
2. 關切地方政府
3. 整理建物管線
4. 拉附近鄰居一起升速(團結力量大,尤其是社區的)
以上若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給小編或私訊
小編也順便來做些統計,目前無法申裝或升速的朋友
私訊給小編,告訴小編您的地址和希望的速率
統合大家的資訊來給提醒自己哪區迫切需要升速了!!
感謝大家
#J編
#無法升速
#人家想要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