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日期:1839年8月9日 ·
#知史討論
「茶黃制夷觀念的演進,在清代前期,實際上是多線性發展的。乾隆朝的大黃制夷,推動了大黃制夷觀念向茶、黃制夷觀念的演進,在一定程度上對道光朝的大黃制夷觀念產生了影響。嘉慶朝茶、黃制夷觀念演進,與乾隆朝有所不同,那就是在制夷實踐中,茶黃制夷觀念內涵的改變,大黃制夷由對付北方的陸路諸夷,擴展至海路諸夷。嘉慶朝十四年以後,清代社會實際上存在著多種模式的茶葉、大黃制夷觀念……」
-----------------------------------------------------------
如果喜歡我們分享的歷史知識故事,歡迎進入「知史網」→「知史專題」→「鴉片戰爭日誌」閱讀全文,謝謝!
https://www.mychistory.com/a001-2/a0011/y0221
-----------------------------------------------------------
(《鴉片戰爭日誌》取材自林則徐親撰的銷煙日記,每天帶你瞭解當年今日的歷史事件。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知史討論中的資料來源:鴉片戰爭博物館官網學術欄目:《試述清代大黃制夷觀念的發展演變》,作者:林日杖,特此鳴謝。)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香港 #澳門 #大黃 #茶 #乾隆 #嘉慶 #道光 #包世臣 #林則徐 #虎門銷煙 #禁煙 #日誌 #知史討論
中國歷史 演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甚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
知史編輯組
為了宣洩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雲:「香臉半開嬌旖旎」,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
臉和面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裡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但是面子的詞義沒有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它還發展出了體面、顏面的意思。面本來就指頭的前部,上面長著五官。人長得美醜,主要就看這張臉了,因此尊嚴、體面跟「面」掛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上古時代五刑之一的墨刑,就是在罪犯的額頭刺上黑字,為的就是讓罪犯「沒面子」,是一種恥辱刑。
自古就有好面子的人,石崇與王愷鬥富就是一個爭面子的典型故事。石崇與王愷是晉武帝時人。石崇是靠著在荊州當地方官時,指使屬下搶劫商人而發家致富的。他後來一路高升,還位列九卿之一。王愷的姐姐則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母親,他也就是晉武帝的親舅舅。作為皇親,王愷自然看不上平民出身的石崇,而石崇也不服憑藉貴族身份而高人一等的王愷,因此二人暗中較勁兒,非要壓倒對方。王愷家用麥糖水刷鍋,石崇家就用石蠟當柴火煮飯;王愷用紫紗做成40里的屏障,石崇就用錦鍛做成50里的屏障;比來比去,總是石崇略占上風。王愷很不服氣,於是搬來武帝做後盾。為了幫助王愷獲勝,晉武帝贈給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十分得意地拿到石崇家向石崇炫炫耀,誰知石崇順手拿出鐵如意,幾下就將珊瑚樹擊成碎片。王愷以為石崇是妒嫉所致,要抓他去見武帝。沒想到石崇卻輕鬆地說:「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我現在賠給你就是啦。」他命僕從取出自家的珊瑚樹,別說二尺多高的了,就連三四尺高的也有六七株之多,王愷看得目瞪口呆,自知不是對手,這場面子比拼也就此告一段落。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不要臉 #書面語 #口語 #好面子 #顏面
中國歷史 演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急行軍一天多少里,才配叫精銳?
歷史春秋網
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標誌,就是「急行軍」的能力。確切說,軍隊能不能打,夠不夠精銳,先要看「能不能跑」。這個道理,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就早已深入人心。比如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春秋名臣管仲就認為,軍隊要打勝仗,就得「進退若雷電,而無所疑匱,一氣專定」。
但不管是進是退,首先就得能跑。所以管仲軍事理念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其足以進退度」。
同樣完成春秋霸業的吳王闔閭,也是花了七年時間打造一支五百人的精兵。這支曾創下長途奔襲滅楚奇蹟,貢獻「如火如荼」成語的部隊,也能做到「奉甲執兵奔三百里而舍焉」。這種能全副武裝跑三百里才宿營的軍隊,打起仗來誰能擋得住?
當然,說到古代軍隊中「誰能跑」。戰國軍神吳起親手締造的「魏武卒」,更是豎起了一個標竿:想要成為「魏武卒」中的一員?就必須要全副武裝背著強弓刀矛,做到從天明到中午跑夠百里。想要能打?就得先能跑!
而如果對照中國古代軍隊裝備的演變史的話,就知「魏武卒」這個「奔跑距離」,到底有多難。隨著古代兵器裝備的演進,士兵的盔甲負重也越來越高。比如在宋朝,一個全副武裝的精銳宋軍,僅盔甲就重達五十斤以上。明初一個士兵,連盔甲帶武器糧食加起來,負重也多達八十八斤。後來隨著棉甲等裝備的普及,士兵們也「減負」,鴉片戰爭前一名披甲的士兵,盔甲重量也減到了24斤。但即使如此,「負重跑」的壓力,也是相當大。
所以,比起那些精銳部隊在古代戰爭史上「狂奔」的奇蹟來,古代大部隊每天「高標準」的行軍距離,往往是在三十里左右。能做到這標準的,就可以算虎師。
而且,一支軍隊能不能跑,當然不止要看選兵,更需要有嚴格的訓練條令。比如北宋的禁軍。軍人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不但以嚴格標準進行全國海選,組成二十萬人規模的禁軍。訓練更是抓得緊:領著高工資的禁軍士兵,每天都要「早教習閱,無得翻休」。等於天天都要嚴格訓練。重要的一條訓練項目,就是「練跑」。
在「練跑」這事兒上,趙匡胤也是獨出心裁,不止是日常要練,領工資的時候也要練。每到發工資(當時工資主要是糧食錢財)的時候,假如你軍營在城東邊,發工資就要在城西邊,要跑步穿過整座城市領工資,然後再跑步扛回來。等於是每月都要扛著一百八十斤錢糧來個「急行軍」。不會跑?這個月就等著喝西北風吧!
如此練法,效果也極好。比如宋太宗年間,宋遼戰爭爆發,兵鋒直指燕雲十六州的宋軍,從鎮州出發直撲幽州,十天狂奔了五百里,且沒顧上休息就與遼軍交戰,又把遼軍打了個稀里嘩啦。所以強大素質,也叫遼國一度嚇破了膽。如果不是接下來「軍事愛好者」宋太宗一頓作死瞎指揮,這叫北宋歷代皇帝悵恨了一個半世紀的幽雲十六州,原本應順風順水拿下。
而比起宋太祖的「領工資刺激法」,明代大英雄戚繼光,在「練跑」這事兒上更理性:「領工資」只能刺激一時,長期積累才是王道。以戚繼光的話說,跑步這事兒要循序漸進,「凡平時各兵須學趨跑,一氣跑得一里,不氣喘才好,如古人裹足以沙,漸漸加之,臨敵去沙,自然輕便」。到了實戰戰場上,這支多次「零傷亡」痛打倭寇韃靼的戚家軍,也一次次上演過「狂奔」奇蹟。、最典型的,就是嘉靖四十年的「台州花街大戰」。是年四月二十五日,連續奔襲作戰的戚繼光,得知了大股倭寇正偷襲台州的消息。他當機立斷,不顧部隊已斷糧的困境,硬是帶著部隊兩天空腹奔跑了七十里,成功在花街堵住了倭寇。而後這支飢腸轆轆的部隊,連飯都顧不得吃,就投入到殘酷血戰裡,終於以傷亡三人的代價,將這支數千規模的倭寇斬殺殆盡,救出被擄百姓五千多人。看過這給力場面就知道,「能跑」的部隊,有多英雄!
當然,如前文所說,一支部隊的急行軍能力,是建立在嚴格的紀律與訓練上。所以很多時候,部隊「能不能跑」,也是一個王朝興衰的鏡子。比如曾經很能跑的宋軍,到了北宋末年時,就特別不能跑。連每個月「奔跑領工資」這事兒,都常僱人「替跑」。可領工資的時候能替,打仗的時候可沒人替。多年文恬武嬉,宋軍「兵不成形,戰全無紀律」。特別是在黃河邊的大戰裡,數千宋軍見了金軍就跑,卻是跑都跑不贏,被人家一口氣全趕進了黃河裡。而肆意追殺的金軍,傷亡才不過三人。在多少古代王朝的亡國畫面裡,「軍隊不能跑」「跑不過」這事兒,也是常常做了生動的註解。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急行軍 #一日千里 #千里 #精銳 #練跑 #宋太祖 #精銳部隊 #軍隊